【港股推介2021】港股恒生指數在連跌四個月,合共跌去逾4,500點後,10月份終於迎來反彈;10月29日恒指收市報25,377點,月內累計反彈了802點,升幅3.3%。不過,單計本星期,恒指卻是回吐了逾2%,高位計跌了逾850點,連升四週的走勢亦將斷纜,難免令市場對於即將開始的11月份市況,抱持審慎的態度。

18年升跌幅度不足5%

事實上,統計自1991年起過去30年的11月份,恒指整體表現上都是偏向窄幅波動為主,總計上升和下跌的比例是17對13,當中只有3年的上下波幅是達到雙位數,分別是1994、1999和2001年,總體佔比為10%,當中錄得兩升一跌,最大波幅是1999年的上升15.66%。

至於其餘27個年度的11月份,恒指波幅都不足一成,佔比高達九成;而其中更有18年的升跌幅度是不足5%,佔比60%。

11月份市況「兩頭唔到岸」

其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亦不難理解,事關每年的10月份作為第四季開局,歷來都是股市大幅波動的月份,當中包括歷史上幾次著名股災在內;另一方面,12月份因為年結在即,也是基金大戶粉飾櫥窗或是重整組合的活躍時間。

因此,夾在中間的11月份,市況就難免顯得「兩頭唔到岸」,無論上升或下跌都缺乏足夠動力,結果形成大部分時間都是好淡爭持為主。

科技股露疲態難寄望

對於即將來到的11月,暫時看來,似乎仍是脫不出上述拉鋸局面的機會較高,畢竟恒指經過10月反彈近1,000點,最低位計彈幅更達2,000點,但作為這一波升浪主力的科技股,卻已經開始出現疲態,料難再為指數向上提供支持。

再者,展望11月份,還有幾項將會影響港股後市的因素有待揭曉,難免令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加強。

首先,是美國聯邦儲備局將於下週三(11月3日)公布議息結果,公布「收水」已是勢在必行,市場焦點亦早已轉移至甚麼時候加息,相信會是今年底到明年初左右大市的一大因素;而從近期債息走向所見,市場似乎普遍認為短期通脹急升會令聯儲局提前加息,因此下週會議後相關官員的發言以及點陣圖,都會成為重要的線索。

觀望六中全會政策啟示

另外,內地方面,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將於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由於近期內地經濟問題湧現,拉閘限電、資源價格急升、內房債務危機等,9月份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跌至只有4.9%,如何保持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情況,預期將是六中全會重點議題,市場亦會觀望之後是否會有穩經濟政策推出。

而香港方面,恒生指數公司將於11月19日公布第三季度恒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有關變動會於12月6日生效。

恒指公司上次於8月分公布的季檢結果,將信義玻璃 (0868.HK) 、李寧 (2331.HK) 及招商銀行 (3968.HK) 納入恒指成份股,而交通銀行 (3328.HK) 則被剔出,恒指成份股由58隻擴大至60隻。

科技龍頭續成染藍大熱

由於恒指公司目標是明年中恒指成分股增至80隻,故預計今次季檢將會繼續增加成分股數目,而在上次季檢中大熱倒灶,市值分別逾9,000億和5,000億元的京東集團(9618.HK)和網易(9999.HK),相信仍會繼續被視為染藍熱門。

此外,其他幾隻大市值新經濟股,包括快手(1024.HK)、百度(9888.HK)、京東健康(6618.HK)、嗶哩嗶哩(9626.HK)及京東物流(2618.HK)亦是潛力份子。

市場憧憬息差逐步擴闊

不過,相對於市場風險較大的科技股,其實消費股華潤啤酒(0291.HK)和農夫山泉(9633.HK),又或是燃氣股新奧能源(2688.HK),入選機會可能更高;至於小鵬汽車(9868.HK)、百濟神州(6160.HK)和思摩爾(6969.HK)則屬黑馬之選。

至於11月份選股策略上,相對10月份應該考慮是由主攻轉為主守,炒作科技股反彈暫告一段落,一些績優舊經濟股料會重新獲資金青睞,特別是因為美國收水和加息預期,市場憧憬息差逐步擴闊,對金融板塊包括銀行和保險股有利。

匯豐回購支持股價

匯豐控股(0005.HK)日前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勝預期,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54.03億美元,按年升75.76%;首三季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162.42億美元,按年更大升1.2倍。

不過論到季績亮點,還是集團宣布恢復股份回購計劃,額度20億美元,屬市場估計上限。管理層更明言,由於集團資本累積進度較年初預測更快,料明年將繼續回購;而今年全年派息比率將為指引(guidance)區間40%至55%的下限,相對上半年派息比率僅20%,意味末期派息會更為慷慨,集團並將於明年2月公布2021年業績之時或之前,審視是否恢復派付季度股息。

港股推介2021:摩根大通維持匯控「增持」評級

摩根大通報告指,匯豐控股第三季業績表現好於市場預期,加上利率前景改善,以及匯豐控股表示將進一步回購,對資產質素有信心,故上調匯豐控股今年全年盈測,2022及2023年盈測亦上調3%,目標價相應自52元上調至57元,評級維持「增持」,視為港股推介2021之一。

摩根士丹利則表示,基於匯豐控股今年信貸減值情況及英國淨利息收入表現,上調其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各7.5%及4.2%,又預計匯豐控股明年及2023年將有共30億美元股份回購,將其目標價由48元升至50元,評級「與大市同步」。

匯豐控股今次季績並無派發季度息,而本年度中期派0.07美元,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15美元,現時TTM息率約3.6厘。

大行睇好友邦第三季業績

另一方面,保險股同樣可受惠息差擴闊,加上港府近期積極推動中港兩地恢復通關,對友邦保險(1299)有利。

友邦保險將於11月12日公布第三季業績,而集團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按固定匯率計算,新業務價值按年增長22%至18.14億美元,若按實質匯率計按年升29%,勝預期;年化新保費增長13%至30.6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增加4.2個百分點至59%。 

港股推介2021:大和重申友邦「買入」評級

瑞信研究報告,預期友邦保險首三季新業務價值為25.67億元美元,按實質匯率計(AER)升21%、按固定匯率基準(CER)升16%;當中單計第三季為月7.53億美元,按AER計升7%、按CER計升5%。該行維持其「優於大市」評級,目標價由120元下調3.33%至116元。

大和報告則預計友邦保險今年第三季新業務價值將增長逾20%,而利潤率和首年保費均會取得升幅,今年首九月按實際匯率和固定匯率計算的新業務價值將分別同比增長22%和16%,重申友邦「買入」評級,維持目標價140元,同被視為港股推介2021之一。

中石油首三季純利大升646%

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紐約期油本週一度升上每桶85美元樓上,續創七年新高;而內地發改委上週五(22日)亦上調成品油價,是10月內第二次,今年以來第14次。

作為油價上升受惠股,中國石油(0857.HK)和中國石油化工(0386.HK)都剛於週四(28日)公布了第三季業績,其中中石油按國際會計準則首三季營業收入逾1.8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1.8%;淨利潤751.2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46.3%。

單計第三季營業收入為6,837.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7.5%;淨利潤220.89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44.8%。今年首三季,集團原油平均實現價格為每桶62.66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4%。

港股推介2021:摩根士丹利繼續將中石油列為首選

至於中石化首三季營業收入逾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9%;淨利潤598.9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4.9%。首三季淨利潤607.5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48.5%。

摩根士丹利早前發報告,將今、明兩年原油價格預測分別調升至每桶69.3美元及69.8美元,並調升中資三大油股目標價及盈利預測。其中,中石油今明兩年盈利預測調升17%及39%,目標價由4.65元升至5.33元;中石化盈利預測調升3%及8%,目標價由5.61元升至5.73元;中海油(0883.HK)盈利預測調升8%及20%,目標價由12.3元升至13元,三企評級均為「增持」,並繼續將中石油列為首選,正是港股推介2021之一。

恒指走勢2022|德銀料明年見37,000點|有大行看好一隻啤酒股

高息股組合2021|David Webb持倉曝光!3隻港股8厘息起跳

過去30年恒指11月份表現

年份  

指數

變幅

1991

4,149.80

2.75%

1992

5,810.60

-6.14%

1993

9,125.20

-2.19%

1994

8,466.30

-12.23%

1995

9,813.30

0.32%

1996

13,393.90

7.34%

1997

10,526.90

-0.91%

1998

10,402.32

2.44%

1999

15,377.19

15.99%

2000

13,984.39

-6.12%

2001

11,279.25

11.96%

2002

10,069.87

6.66%

2003

12,317.47

1.04%

2004

14,060.05

7.70%

2005

14,937.14

3.83%

2006

18,960.48

3.47%

2007

28,643.61

-8.64%

2008

13,888.24

-0.58%

2009

21,821.50

0.32%

2010

23,007.99

-0.38%

2011

17,989.35

-9.44%

2012

22,030.39

1.80%

2013

23,881.29

2.91%

2014

23,987.45

-0.04%

2015

21,996.42

-2.84%

2016

22,789.77

-0.63%

2017

29,177.35

3.30%

2018

26,506.75

6.11%

2019

26,346.49

-2.08%

2020

26,341.49

9.27%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