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與大家談到「價升量減」,並指出股價上揚可以處於不同階段,相對量減出現時會帶來不同的啟示性。於價上揚初期出現量減,已透過嘉里建設(0683.HK)於2020年7月底至10月底的價量情況給大家講解,今次談到價升量減的另外兩種股價表現段階,對後市走勢帶來怎樣的啟示。

價升多時見量減 離場時機要把握

其一是當股價在升勢接近尾聲時才出現,可以觀察股價已上揚的日子有多長,以及股價累積一定程度的升幅 (如達50%或以上) 作判斷。那時若見成交量減少,反映股價在高位缺乏承接力,投資者要對股價將見回調有所戒心。

二連升 屬「價量齊升」形態

例如在2021年1月28日心動公司(2400.HK)收報58.40元,當日成交量約478萬股,緊接兩個交易日 (1月29日和2月1日) 成交量分別約919萬和1,065萬股,成交量在增加,相對這兩天收市價為66.35和84.15元,亦錄得二連升,屬於「價量齊升」形態。

由量增轉為量減

故此之後三日 (2月2至4日) 成交量約958萬、423萬和418萬股,由量增轉為量減,相對收市價為82.40、84.15和83.10元,股價僅見橫行而未有回落。之後於2月5至11日五個交易日,股價累升近三成二 (83.10 → 109.60元),分別成交量約626萬、494萬、317萬、224萬和92萬股。

股價升勢接近尾聲

這五個交易日錄得股價上揚但成交量持續減少,顯然是「價升量減」,留意1月28日和2月11日分別收報58.40和109.60元,累升逾八成七,升幅已遠高於五成,可視為股價升勢接近尾聲時,量減情況才出現,預示股價走勢將要逆轉。結果之後兩個交易日 (2月16和17日) 收報110.80和110.40元,與2月11日收報109.60元相若,反映升勢無以為繼。

股價進入跌勢

緊接的2月18日跌逾一成六 (110.40 → 92.40元),為股價進入跌勢揭開序幕。至3月8日不足一個月後收報53.40元,跌幅超過四成二,並較1月28日收報58.40元還要低8.56%。

雖然如此,跌勢卻未見停止,至3月31日收報47.00元,較3月8日收報53.40元再跌近一成二,股價回到與去年12月31日收報46.85元相若位置,意味著年初以來出現的升勢全然被消化。

止賺離場獲利時機

事實上,投資者早前若有留意2月5至11日的「價升量減」形態,於2月16和17日絕對有足裕時間在110.00元水平的高價離場。其實即或面對2月18日跌逾一成六的情況,以收報92.40元與1月28日收報58.40元比較,賬面仍賺逾五成八,當時止賺離場獲利仍算豐厚。畢竟每手買賣單位為200股,每手依然可賺6,800元。

克服賺少了感不甘心的想法

如此較於2月17日收報110.40元離場只是少賺3,600元而已,總比3月8日或之後由賺變蝕才考慮忍痛離場為佳。當然由每手賬面可賺10,400元減至賺6,800元有點不是味兒,但投資者若要在股市取得長勝的績效,就一定要克服賺少了感到不甘心的想法。

「有賺經已值得感恩」

筆者經常提醒自己「有賺經已值得感恩」,每年股市交易超過250日,又豈止一兩次能夠大賺的機會呢?在每次賣出股票時,賣出價只要較買入價為高,扣除交易費用後仍能令你的資本得以提升,就是一次好的投資結果。財富就是藉著無數次這樣好的投資結果一點一滴地累積,才能達致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

下回續談價升量減出現的第三種情況。

聶振邦(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