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創新藥行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市場規模有望繼續加速擴張。預計到2024年全球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0,790億美元。

知臨集團兩藥物發現平台獲實質進展

知臨集團(APM.US)作為擁有三大藥物發現和開發平台的創新醫藥公司,當前所研發的管線藥物均具有顯著的市場規模。今年,公司兩個藥物發現平台的先導項目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為公司未來藥品商業化打下堅實基礎,值得重點關注。

在研管線加速升級 藥物發現平台價值持續提升

Smart-ACT 平台

知臨集團專屬的Smart-ACT®平台有效地結合了電腦演算法和實驗室驗證來篩選2,600多種已獲批准的小分子藥物。這一過程可以使得公司迅速識別可治療特定孤兒病的再利用藥物,並經濟有效地開發最具有潛力的藥物。知臨的Smart-ACT®平台計劃繼續有孤兒疾病候選藥物推進至臨床試驗,為公司管線研發擴充提供了充足間,未來公司有望通過該平台獲取更多候選藥物。

SACT-1作為該平台的第一個概念驗證性專案,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口服再利用小分子藥物。當前SACT-1專案已取得里程碑式進展,即將啟動臨床試驗。根據目前公司的研究發現SACT-1與現有神經母細胞瘤療法有著協同效應,預計將來可為神經母細胞瘤病人提供更為高效的治療方法。另外,在其他癌症種類的體外測試顯示,SACT-1在結腸直腸癌和淋巴瘤細胞有類似抗腫瘤結果,未來將可能應用於其他癌症的治療。長期良好的市場前景將為公司未來藥品商業化起到強大支撐。

ACTICULE平台

另一方面,知臨集團的ACTICULE平台專注開發傳染病相關的創新藥物,在傳染病研發領域具有強勁優勢。其中先導項目ALS-4是首創的抗毒力而非殺菌方法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e aureus)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創新性口服藥物。目前,正在進行的一期臨床單次遞增劑量(SAD)試驗取得令人鼓舞的結果,並即將啟動相關的多次遞增劑量(MAD)的研究。基於臨床前數據,ALS-4有效地彌補了萬古黴素對MRSA的不足,並在與萬古黴素聯合使用的時候功效顯著。據Global Industry Analysts預測,全球MRSA治療藥的市場規模到2027年將有38億美元,依託於強大的市場規模,公司藥物開發後續的增長性值得憧憬期待。

環球經濟復甦基建發力 興發鋁業鋁型材業務看俏 11元可收集|慧眼芬析

與多方積極展開合作

全球體外診斷行業規模不斷增長,活躍程度不斷提升。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產業鏈完善的新興產業。知臨集團緊扣市場趨勢,與新加坡A*Star共同合作開發新型分子基礎快速病原體識別與檢測診斷技術(RPIDD)。RPIDD作為下一代分子技術的診斷工具,可利用DNA/RNA對受感染患者中的任何外源病原體進行「無偏移」的檢測。其核心優勢在於診斷時間大幅縮減至24小時以內並提供有競爭力的檢測費用。預計到2025年分子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達到138億美元,待RPIDD技術進一步驗證和優化後,將給知臨集團帶來相當大的競爭優勢,為公司未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上半年,知臨集團與耶魯大學簽訂了材料轉讓和許可選擇協議,將共同評估臨床前階段的新型免疫調節劑。調節劑是治療自身免疫和腫瘤疾病以及其他適應症的首創療法。知臨將進行進一步的臨床前開發和測試,在行使引進選擇權後,知臨將在耶魯的支持下開發並商業化多種新型免疫調節劑。此項合作將在公司戰略上有效擴大自身在治療這些疾病方面的發展空間,並且這些藥物有望運用於腫瘤學和傳染病等公司當前佈局的核心重點發展領域。

知臨產品潛力遠沒充分釋放

綜合而言,知臨集團近期好消息不斷,重磅產品均在臨床階段穩步推進,並與多家研究機構達成合作,有望在這個高持續性的創新藥賽道取得優異成績。未來公司整體發展可期。目前,知臨公司的市盈率13倍,股價也處在低位,公司管線產品的潛力遠沒有充分釋放,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康基醫療業績亮麗 股價開展升浪 目標14元|慧眼芬析

貝康醫療迎合輔助生殖需求飆升趨勢!股票分析+買賣策略|慧眼芬析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慧眼芬析】作者李慧芬|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
圖片:作者提供
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李慧芬

作者簡介:李慧芬任職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提供最新財經資訊和專業分析。憑借多年經營金融服務行業的經驗,她成為僱員再培訓局金融服務業技術顧問,提供專業的意見和策略分析,為培訓局和業界作出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