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來到討論股東成本價的第十篇文章,亦是本環節的最後一篇,之前五篇都是談新股,本篇希望將新股和現有股份的股東成本價作總結。

股東成本價=股東願意買入股份的價格 

就本質而論,股東成本價除了是股東願意買入股份的價格,亦是某程度上對一隻股份其價值的看法。畢竟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都是佔權較多的股東,其中以佔權不少於三成的控股股東之成本價參考性較高,他們都是斥資規模較大來買入股份,自然對公司的價值掌握較多,否則若以貴價購入股權,便會得到蝕大本的結果。

甚麼情況具值博率操作 

我們當然不能排除有此情況出現;但相信在普遍情況下,大手買入股份除了是金主,理應也能取得大量資本市場數據,經過分析後才審慎地決定斥資以取得一間公司的控股主導權。因此,倘若潛在新主願意用每股10元買入一隻股份,暗示該股份的每股價值是超過10元,所以散戶若可於股價為10元或以下進場,便是具值博率操作。

港交所「披露易」網頁的「披露權益」

當掌握了以上觀念,下一步便是找出控股股東成本價,對於已上市股份,我們可嘗試透過港交所「披露易」網頁的「披露權益」環節找出答案。

我們或會面對的問題是控股股東披露交易股份記錄不全面,以致未能找出部分股份的成本價,甚至是全部股份的成交價。筆者若遇上此情況,會評估到底有多少佔比的股份未能作出成本價,一般在兩成或以下之時,認為仍可繼續分析股份,否則才另覓分析對象。

將未能找到成本價的股份視作零成本

若以保守的分析態度,筆者會將未能找到成本價的股份視作零成本;或是嘗試找出交易那些股份的日期範圍。例如某股的控股股東持有1.00億股,已知的是在2020年3月2日首次買入股份,數目為5,000萬股,再於同年8月5日買入2,000萬股,交易後顯示該股東持有1.00億股。

新股IPO分析|從招股書財務數據入手!揣摩上市前股東成本價大有學問|聶Sir學堂

扣除股息後計出控股股東的淨成本價

這意味著該股東其中持有的3,000萬股沒有披露成本價,推算交易日期範圍介乎2020年3月3日至8月4日,筆者會找出期內股價底位,視作那批股份的成本價。值得留意倘若分析的股份曾進行股息派發,屆時便應扣除股息後計出控股股東的淨成本價。

供股價和配股價 具參考價值

此外,部分的被分析公司會進行股本集資,常見的是供股和配股,供股價和配股價也可作為上市公司的價值參考。尤其是控股股東作供股包銷商,並涉及1供1或以上比例的供股安排,供股價或會成為控股股東成本價的重要依據,甚至可視作控股股東的更新成本價。

從新股的投資者層面理解甚麼股份值得認購|新股未來價值的重要性 (上)|聶Sir學堂

從新股的投資者層面理解甚麼股份值得認購|招股書值得參考的內容 (下)|聶Sir學堂

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

至於新股,上市前經已可能存在兩類投資者,就是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後者的成本價為上市價;前者的成本價則可參考招股書資料。而控股股東往往沒有在招股書上披露成本價,那麼便可嘗認以上市公司於上市前的最近期資產淨值財務數據作參考。

公司的「底價」

箇中理念是這屬於企業上市前的最新價值參考,視作控股股東經已擁有的該公司價值。邏輯上控股股東不希望於上市後公司價值減少,無形中成了該公司的「底價」,所以這雖然與控股股東成本價有落差的可能,而且機會相當大。

基石投資者對認購新股值博率的啟示|街貨量偏少是重要參考指標(上)|聶Sir學堂

基石投資者對認購新股值博率的啟示|反思上市前股東成本價之實質價值(下)|聶Sir學堂

低於每股值的進場策略

然而,本著控股股東應想捍衛自身權益,自然不願看見上市公司股價失守每股資產淨值的理念。對於未有在招股書上披露成本價的控股股東,認為只要以低於每股值的策略進場,於高價進場風險將可大幅減少。當計算新股控股股東成本價時,最多只宜考慮到控股股東獲資本化發行入賬,資產淨值有望被上調,屆時最多只宜加上股本按會計入賬的問題。

分析股東成本價技巧

以上各項內容便是筆者希望大家能掌握的分析股東成本價技巧,大家不妨多加進行相關運算練習,提高對大股東、主要股東和控股股東等各類股東成本價之掌握。

下回轉入另一話題,與大家討論技術分析。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