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中有三種紫外線UVA、UVB及UVC。

  • UVA 的波段最長 320-400nm,當中320-340nm為UVA I,340-400nm 為UVA II。
  • UVB 的波段則是290-320nm。
  • UVC 的波段更短而大部分UVC 由臭氧層吸收,不會照射到地面。 

UVA及UVB均可引發皮膚癌 

UVA的滲透度比UVB高,可進入皮膚深層,可穿透雲層及玻璃,因此我們接觸的大部分UV,UVA 佔據95%。UVA 及UVB 是破壞皮膚的最大元凶,兩者都可引發皮膚癌。UVA 影響較深層,可引致光衰老,導致色斑、皺紋、紅絲及粗糙膚質。UVB 則較表面,會導致水泡、紅腫及脫皮。

防曬用品|物理性 vs 化學性

坊間的防曬用品五花百門,不過說到底,防曬用品分為兩大派別:

  1. 化學性
  2. 物理性

大部分防曬物質為化學性 

大部分防曬物質為化學性。產品在塗抹後經皮膚吸收,其化學成分能抵抗紫外線的損害。它的優點是清爽不膩,但缺點卻是容易引起過敏,假如皮膚較敏感,則要避免使用。常見的化學防曬成份有Padimate-O 及OMC (Octyl Methoxycinnamate),主要有效隔絕UVB。

物理性物質則像一層防護盾

至於物理性物質則像一層防護盾一樣包覆著皮膚,直接阻隔、反射及折射紫外線。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 及氧化鋅 (Zinc Oxide)是主要成分,不會被皮膚吸收,亦不易引起過敏,適合敏感皮膚及嬰幼兒的幼嫩肌膚。

物理性防曬「Z- Cote」成分

不過物理性防曬產品多數含油性成分,塗抹後感覺會較厚重及油膩,而且會令膚色偏白,使用後謹記要以卸妝產品清除。近年研發的一種物理性防曬「Z- Cote」成分,亦即微形氧化鋅粒子,其透明色澤解決了塗抹後令膚色偏白的問題,而且能阻隔幾乎所有UVA及UVB。

巿面上很多防曬產品都混合化學及物理性防曬,每每只是各成分多少的差異,從而做出不同的質感。

烈日下應做好防曬

紫外線的破壞,是日積月累的。除了光老化、色斑等外觀問題,最為人擔憂的莫過於皮膚癌。皮膚癌可分為非黑色素瘤及黑色素瘤,當中非黑色素瘤佔皮膚癌總數約90%。 在2017年,非黑色素瘤新症共有1 101宗,黑色素瘤則佔89宗。本地的新症數目由2008年至2018年間錄得54%的顯著增幅。長期曝曬及早年曬傷,都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藥有所思】嬰兒護膚小百科|嬰兒不用每天洗澡?「天然」護膚品 ≠ 不致敏、不刺激

【藥有所思】態度取決命運|「GRIT」特質非與生俱來!4個方法培育小朋友步向成功

兒童於一歲後可塗抹防曬

為了減少長年累月的紫外線破壞,兒童於一歲後便可塗抹防曬。大部分兒童防曬產品屬物理性防曬乳液,以減少對肌膚的刺激。少於一歲的嬰兒,在戶外應盡量避免曝曬,留在陰涼處。在炎夏中,我們應避免在早上10時至下午4時進行戶外活動。

最少每2小時應補塗一次 

在戶外,應盡量多留在陰處。穿著的衣物需使用防UV的衣料,長袖長褲可減少外露的皮膚。烈日當空下,我們可打傘或戴上帽子,太陽眼鏡可保護眼睛。我們應選購廣泛保護的防曬,有效阻隔UVA 及 UVB,一般SPF30 及PA +++已經足夠,但謹記最少每2小時便應補塗一次。

最少2茶匙(1安士)分量 

使用份量也要足夠,一個成年人身體便需要最少2茶匙(1安士)分量的防曬才足夠塗抹外露的皮膚。面油和汗水亦容易令防曬流失,因此要更頻繁地補塗。噴霧防曬方便運動出汗時補用,但也較難控制厚度及均勻度。若進行水上活動,應留意防曬有否防水的功能。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余思欣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余醫生誠邀一眾醫生好友,分享健康資訊,提升大眾對不同疾病的認知,可防範於未然。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