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公司周一(3月1日)公布優化恒生指數建議的諮詢總結,恒指成份股數目將會增加至並固定在100隻,目標先在2022年中前將成分股數目增至80隻,又會放寬上市歷史要求至三個月等等,有關改革將會在今年5月季檢時實施,在6月指數調整時生效。

1. 恒指成分股將增至100隻 明年中前先加入25隻

恒指公司去年發表改革諮詢文件,建議指數成分股數目增至65至80隻,但最終決定進一步增至100隻,以擴大市場覆蓋率。目標預料會在2022年中前,在剩餘的5次指數檢討中逐步增至80隻,隨後再增至總共100隻,但仍未有切實時間表。

2. 按7個行業組別選出成分股

由2021年5月的季度檢討開始,指數公司將會按7個行業組別選出成分股,而行業組別的構成會每兩年檢討一次:

  1. 金融業
  2. 資訊科技業
  3. 非必需性消費及必需性消費
  4. 地產建築業
  5. 公用事業及電訊業
  6. 醫療保健業
  7. 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及綜合企業

在編制指數的時候,會以「每個行業組別的市值覆蓋率不低於50%」為目標,並根據行業中上市公司市值分佈、上市公司數目及整體權重分佈揀選股份。

3. 上市歷史逾3個月即可「染藍」

恒指公司原本建議完全取消成分股的上市歷史要求,但在諮詢市場意見後,結果有38%的回覆對此建議表示保留,是5項優化建議中佔比最高。有諮詢的意見認為,新上市的股份股價波動較大,不適合太快被納入指數,亦有意見認為,股份的交易歷史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很重要。指數公司最終決定縮短上市歷史要求,但所有候選公司須至少已上市三個月。

4. 香港成分股維持20至25隻

為了保留恒生指數「香港部分」的代表性,指數公司決定在恒生指數中維持20隻25隻「香港」成分股,而這些成分股的數目會每兩年評估一次。

5. 成分股權重上限劃一8%

目前恒指成分股的權重上限為10%,而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的股份權重上限則為5%,但由2021年6月開始,所有成分股的權重上限將會劃一為8%;同時,國企指數亦將會採取同樣的成分股權重上限水平及方法。

優化恒生指數方案概覽

  現有恒生指數 優化後的恒生指數
選股範疇 大中華公司 大中華公司
候選資格
  • 市值覆蓋率於前90%以內
  • 上市歷史 (2年並設有快速機制)
  • 流動性要求
  • 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之成份股
  • 3個月上市歷史
  • 0.1%換手率測試
選股方法 在所有合資格股票中,
以行業代表性、市值及成交、財務表現、
顧問委員會討論為指標,
挑選出50隻成分股
  • 按七個行業組別挑選成份股,
    以候選公司在行業組別裡的代表性、市值及成交、財務表現、
    顧問委員會討論為指標,挑選出100隻成分股
  • 在100隻成分股中,維持20隻25隻香港公司成分股
加權方法
  • 流通市值加權
  • 非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成份股
    10%權重上限
  • 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成份股
    5%權重上限
  • 流通市值加權
  • 所有成份股8%權重上限

部分行業合併為一組別選股

恒指公司現時按12個行業將股票分類,但認為某些個別行業無論在市值(<5%)及/或數目皆相對較小,將這類行業合併選股會更可行及有意義,所以決定將非必需性及必需性消費股合併為一個組別,公用事業及電訊業合併為一組別,而工業、綜合企業、能源業、原材料業將合併為一個組別。

恒指公司按2021年2月11日的數據,模擬恒指成分股增至80隻後,指數的組成結果供參考之用。7大行業組別中,各自的成分股市值覆蓋率將達到50%以上:

行業組別 成分股數目 佔行業市值覆蓋率
金融業 10 81.2%
資訊科技業 10 94.5%
非必需性及必需性消費 20 65.3%
地產建築業 12 51.6%
公用事業及電訊業 8 72.5%
醫療保健業 10 78.4%
其他 10 51.8%

模擬按行業成分股權重分佈

行業組別 成分股數目 權重分佈
金融業 10 32.8%
資訊科技業 10 28.6%
非必需性及必需性消費 20 14.2%
地產建築業 12 6.2%
醫療保健業 10 7.4%
公用事業及電訊業 8 5.4%
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及綜合企業 10 5.4%
總計 80 100%

模擬結果亦顯示,當恒生指數成分股增至80隻後,香港公司權重將佔33.1%、H股佔16%、紅籌佔7.1%、民企將佔43.8%。

模擬結果:恒指80隻成分股 市值將增至33萬億元

恒指公司模擬結果指出,恒生指數總市值將由現時約26萬億元,增加至33萬億元,增幅達25%;指數首5大成分股權重將由41.1%降至36.1%;成分股佔港股市值覆蓋率將由56.5%增至71.2%,增加14.7個百分點。

溫鋼城:權重調整或致輕微震盪 股價走勢仍看北水取態

資深基金經理溫鋼城認為,恒指成分股數目增至100隻屬合適,只要每隻成分股有適當權重,就可以避免指數變得太「濫」。他表示,目前的權重股如騰訊、匯控等或因權重上限由10%下調至8%,而出現短暫震盪;不同權股份或第二上市股份或因權重增加而受惠。不過,他認為這些影響均屬於短暫且輕微,最重要是要留意股份能否獲得「北水」眷顧,假如股份染藍後,能夠加入港股通名單,而又廣受內地投資者認識,此類股份股價將可看高一線。

他又認為,恒生指數的升勢或因成分股權重改變而慢下來,估計短期會於28,000至33,000點之間震盪,但仍維持今年目標33,000點。

溫鋼城又指,科技及手機相關股、金融股、醫藥股、地產建築股、內需及汽車股值得留意,估計這些行業的股份較大機會在往後的季度檢討中染藍,故或有染藍概念的炒作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