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專訪】人稱「社企之父」的魏華星(Francis),曾擔任上市電訊公司高層,但他於2007年毅然決定跳出商界,成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盼可推動香港社會創新的發展和締造更好的香港。到底甚麼原因令他放棄高薪厚職?

人稱「社企之父」魏華星 13年間推動逾20多個社企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CEO魏華星(Francis),他於2007年創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後,這13年間他與不同人士成立及推動逾20多個社會企業,如:「鑽的」、「黑暗中對話」、「光房計劃」、「Green Monday」、「合廠」等,為社會解決不少問題。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盼望下一代可以「講夢想」創立SVhk為社會帶來創變

魏華星提到,當初放棄十多年從商生活創立SVhk,是因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作為一個爸爸看着只有1歲的兒子,亦希望把所有最好的給予孩子,而這樣亦令他思考可以做些甚麼。一開始Francis最希望下一代是可以「講夢想」,因此令他開始會希望令社會變得好。

魏華星表示曾經也認為退休後,做義工、捐錢便可以,但後來想到,與其只與下一代空談地說你長大後要回饋社會,倒不如以身教影響下一代如何處事,做出來讓他們看見,這樣才變得更有說服力。剛好有機會接觸到社企,他便嘗試去做一些事情出來,希望可以為社會帶來創新的改變。

不可只依賴政府 商界與民間的力量可以先做改變

魏華星坦言,在香港不可只依賴政府一個角色去實施更多的政策,解決社會現有所有的問題。因為政治、管治、法治方面,對不同角色都有着不同的衝突。

但若可解決民生問題,這些是可以把人與人的關係拉近。而這類型的問題,可由商界與民間的力量首先做起,從而再影響政府、甚至世界跟隨。魏華星強調,社會創新改變不是只有一小撮人做到,而是每個人也可以參與,那怕只有1%人去推動,社會亦會逐步有改變,而「Green Monday」或「光房計劃」已是最好的見証。 

【BT專訪】 KOL平台創辦人李穎茵 僅用500元創業 26歲登上2020福布斯榜 公開創業心得

魏華星於2007年創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香港財經時報-HKBT
圖片:HKBT
魏華星於2007年創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

所有計劃都由微小的想法 到寫下一張紙開始

由2007年成立至今,SVhk已開展了多個計劃,如:解決劏房問題而推出的「光房」計劃 、「黑暗中的對話」令公眾了解視障人士的需要、「Green Monday」推廣茹素延緩地球暖化、解決糧食危機等。魏華星提到,不同的的計劃都只是由一個好微小的想法寫下一張紙開始,再逐步實行。

到現在政府已把「光房」 立入施政報告中推廣,擴展至「光屋」,令基層重拾尊嚴 ;「Green Monday」 推廣至不同國家、更推出「新餐肉」等,這些都令各屆對這些社會議題有了關注,引發社會討論。 魏華星希望透過SVhk所推動或所做的,可証明給港人、年青人看看,香港是還有希望的。 

將創變的方法再改變 商企須放下「賺到盡」心態

這兩年間,由2019年社會運動,及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隨住社會在不斷轉變,魏華星認為須「Change the Way,Change is made」,把創變的方法再改變。他提到,香港「賺到盡」營商模式,難以持續發展,因現時世界上不少人對商界的預期已不同。

不少人開始會思考自己,在香港或世界是一個甚麼角色,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會因為一間公司作額外更多的事而消費,以Green Monday所推出的「新餐肉」為例,同樣都是在Mc Donald's消費,但可能消費者會因有意義地吃一餐而選擇食素。

【BT專訪】攝影師鄧英奇:疫情下婚禮減 每月倒蝕10萬 靠一招繼續衝

推行「商業2.0」模式 商企亦可做到社會創新

近年SVhk積極與大企業合作,擴大在社會的影響力。魏華星相信不一定要社企才可幫助社會,而是一間初創公司或大型企業,在社會上都有屬於他們的定位及影響力,只是他們未必找到。而SVhk的定位就是與他們一同尋找自己可供獻社會的地方,真正推行「商業2.0」模式,與不同企業一同建構更好的香港。

現時SVhk已與機場管理局、國泰航空、康宏集團、市建局等,分別展開不同項目的計劃,體現「商業2.0」。魏華星提到,以市建局為例,市建局常常提及市區要更新。因此他們想到市建局可否幫助區內的人一同更新,如:滲入社區營造的元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等。魏華星期望可集合不同人的力量,一步一步把社會、香港改變得更好。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