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區組織的調查發現,劏房、板房及籠屋的租金在疫情下不跌反升,面積愈細呎租愈貴,床位的呎租更貴千呎豪宅近兩倍。

一成基層戶年年被加租 最多一次加1,100元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進行了有關劏房板房籠屋等「不適切居所」租務情況的調查,向住戶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收回439份回應。調查發現,近五成受訪者過去3年曾被加租,每次加租金額中位數為200元,更有一成住戶在3年內被加租3次或以上,意味着每一年都加租,一次加租最高更達1,100元。

籠屋床位呎租105.6元貴豪宅近兩倍

協會又引述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比較去年9月及今年8月各類型私人住宅單位的租金,一個18平方呎的床位,平均呎租由91.6元增至105.6元,增幅高達15%,呎租更較私樓大型D類單位,即實用面積為1,076 至1,721 平方呎的豪宅單位的呎租貴近兩倍。

調查又發現,有逾半受訪者的單位缺乏基本衛生設施,雖然39%單位有廚廁,但同時處於同一位置,另亦有四成單位無天然通風及天然光。

套房租戶一家失業憂無法交租

套房租戶阿娟指,目前居住在唐九樓套房,自己本是家中經濟支柱,但中風後活動能力大受影響,每次外出便要行足九層樓梯,使其出入更加困難。她指,一家人苦候公屋6年但仍未上到樓,女兒和兒子在疫情下相繼失業,但業主不斷加租加到6,000元,坦言難以負擔,「今個月都唔知點交租」。

阿娟的女兒就指,租金無減過,加上自己失業但在疫情下找工作困難,稱自己「瞓唔到覺就嚟抑鬱」。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劏房戶居住衛生差 苦等公屋上樓

與18歲女兒租住了劏房10年的林先生指,一家6年前曾申請公屋,由於劏房收不到所以將信件轉寄一通訊地址,但後來才發現因申請資料不足,公屋申請被房署取消資格,要在去年再重新「排隊」上樓。

林先生指,所住劏房單位環境惡劣,有窗戶都不敢開啟,「因為成個出面晾衫架、冷氣機全部都係飯盒。」更曾試過太悶熱稍微打開窗口但即時有老鼠入屋。他又怕會誤傷樓下途人而不敢清理窗外垃圾,只好在窗邊放兩大包除臭用品防異味。

林先生表示,收入因疫情而較以往大減三分二,惟業主不斷加租,租金由當初的2,500元加至4,500元,若天氣炎熱要開冷氣,電費連計租金更達價逾6,000元,坦言開支難以負擔。

社協倡加快公屋上樓 重推租金管制

社協幹事呂綺珊批評,居住面積越細但呎租越貴的問題嚴重,不少劏房業主「獅子開大口」,不斷大幅加租更濫收水電費和其他雜費等,令基層住戶只能「肉隨砧板上」。

呂綺珊認為政府應加快公屋或社會房屋供應及縮短輪候時間,建議政府在未來土地供應上應提升公屋用地,有建議重推租金管制,規管分間單位租金水平及升幅,並設立「劏房租金指數」,收集全港分間樓宇單位的數據,政府適時介入市場作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