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不少小朋友是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很大原因與競爭激烈的社會風氣有關。而這種競爭強烈的情況下,小朋友更容易偏向以個人利益層面來行動,畢竟考第一的只有一人,成功的亦只有一人。出到社會工作後,也會繼續以這種個人主義為優先的思考模式工作,只要自己不出事,別人怎樣都事不關己,但問題來了,這種自私的心態是否真的能令人更成功?

親子關係|「佢邊有咁叻,好蠢就真」家長6大日常行為打擊子女自信心

功利主義、只為個人利益會害了小朋友

家長可留意一下自己小朋友日常的言行,例如同學詢問子女課堂內容時:「你明唔明老師講咩?可唔可以教我?」,如果子女因擔心教懂他人後,別人成績超越自己,威脅到個人利益,選擇回答「不」時,家長便要盡快糾正這種不良心態。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研究:獨善其身 長遠也只是贏在一時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針對近500個大學與研究生進行長達14年的研究,先對他們做詳細的性格分析,觀察他們是否會包容別人、是否具有親和性、自私等特質,然後再追蹤他們14年後在社會、職場上的狀況,包括所處的職級,以及身邊的人對他們的行為與職位階級的看法。

追蹤研究發現,若然人只顧自己,最後也會敗在自己手上。獨善其身、不願與人協調合作的人,就算一時擁有了權勢,長遠也只是贏在一時,然後停滯不前甚至退後;而比較大方,不計較的人,反而會得到更多來自其他人的信任,往往成就和影響力也會更大。

只顧自己令發展受到限制 

這個研究亦令不少剛出社會的年青人釋懷,因為從小到大,家長也教自己不能自私,但生活上好像往往自私、只顧自己的人都能獲取最大利益,但原來一切只是表面的假象。研究顯示,因為那些性格自私的人,通常比較缺乏好的溝通能力,過度的猜忌、防衛心重,也不容易跟別人建立交心的關係,這些缺點都讓他們的發展受到限制,但反過來,待人向善,樂於助人,人生路上更正面更開心,還會有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