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KOL】不少人都認為做人要享受,當有能力賺錢時都會花費在自己的喜好上。而美國一名31歲的Youtuber Graham Stephan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房地產投資經驗。他憑一套獨特的理財方法,令他在26歲時其淨資產便超過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吸引不少觀眾。最新接受《CBNC》訪問,更表示2021年有望賺取600萬美元(約4600萬港元),馬上看看他過人的理財方法!

「日本馬雲」前澤友作做YouTuber|首段影片學用ATM |存摺驚見960億日圓存款|吸逾200萬點擊率!

財經KOL Graham Stephan不愛消費 26歲淨資產逾780萬港元

Youtuber Graham Stephan在18歲時投身房地產業,並且擔任地產經紀人。而Stephan在3年前開始分享自己對理財或購物的看法,因此吸引了不少觀眾訂閱其頻道。而現時其頻道已累積341萬訂閱人數。

Stephan曾接受外國媒體訪問,分享了他對理財心得。他提到從小就不喜歡花錢,所以常處於高收入、低支出的狀態。而且總能存下大約99%的收入,並只用1%的收入來維持日常開支,令他在26歲時其淨資產便超過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

全靠地獄慳錢法儲錢 拒飲Starbucks、不買名牌...

2021年初,他的月薪經已達到22萬美元(171萬港元),已是高收入的一群,但Stephan並沒有因此有高消費的活動。而且分享了以下幾個理財方法:

Stephan仍然拒絕飲精品咖啡,如:Starbucks等。他認為Starbucks之類的連鎖咖啡店的咖啡定價是非常昂貴,而若自己到買超級巿場的特價咖啡,自己沖泡也只是20美分(約1.6港元)的成本。

另外,在訪問中提到有不少人喜歡買名牌,但Stephan則表示無法理解,因他不明白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買名牌服飾,他認為可以去平價時尚品牌購物,如Aldo、H&M等。這樣幾乎只要用百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類似服飾。

購物去打折雜貨超市 創造另一收入來源

除了不買精品咖啡及名牌外,在生活上他亦非常精打細算。他會到打折的雜貨超市購買商品和食材,而且即使外出食飯,也會與女友分食同一份餐。

除了自己的工作外,Stephan曾經就出租了自己的雙層公寓的一半,幫自己再創造一份收入。而且經營YouTube帶來可觀的收入,令他在年僅26歲時就存到100萬美元。

錢搵錢方法(1)外判雜務釋放個人時間

最近,Stephan接受《CNBC》的訪問,透露他的淨資產已經上升到1550萬美元(約1.2億港元)。並且從原來的雙層公寓搬到拉斯維加斯。但上年起發生了一件事,使Stephan拋棄了部分的節儉方式。

Stephan表示,在大約一年前,他發現自己出現工作過勞的情況,生活壓力十分大。因此他決定花錢買回自己的時間,例如每月花130美元(約1,000港元)請一名技術人員來維護他的游泳池及每月和女朋友平均攤分250美元(約1,900港元),聘請清潔工打掃房子。這樣他便可以有更多時間放鬆或重新投入工作。

錢搵錢方法(2)嚴格跟踪賬戶的資金

雖然Stephan願意花錢解放出自己的時間,但他仍然會跟踪所有進出他賬戶的資金,並把自己的收入用作儲蓄或投資。Stephan估計他平均每個月可以盈餘約400,000美元(約3百萬港元),當中60%會用作投資,而其餘則用於高息儲蓄賬戶。

9歲男童Ryan Kaji年賺30億日圓!連續3年成全球YouTuber首富|父親分享YouTube賺錢秘訣

錢搵錢方法(3)賭博都要堅持常嚴格的規定

現時Stephan居住在拉斯維加斯,他並不反對賭博,甚至允許自己時不時地去賭場。但他對賭博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而且每天只準許自己落100美元(約778港元)至200美元(約1,500港元)的賭注。

他表示,賭博就如同他購買任何東西一樣,會透過數學的計算,考慮哪種遊戲最有利於賺錢。因此,老虎機等賭場本身佔盡優勢的遊戲便可免則免,並堅持玩「二十一點」、「百家樂」。而且只要本金翻倍便會抽身離場,Stephan估計8月時已經贏了700美元。

不再著重於收入

現時Stephan經己辭去地產經紀一職,全職成功一名YouTuber。他表示,現時人們尚未真正了解YouTube上的金融創作,在五、六年前,甚至沒有人製作金融相關的影片。因此他的職業生涯正進入未知的領域當中。

他又指,現時不再著重於里程碑式的收入目標,反而是希望有天能開車周遊全國。在實現夢想前,將會專注於 YouTube 並發展自己的品牌。

Stephan鼓勵年輕人要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方式

另外,Stephan在過往的訪問中曾經鼓勵年輕人,要成為百萬富翁不難,不需要很節儉也不需要一天工作12小時,只要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方式,但重點就是要記得做些不同於別人在做的事,就很有機會獲得屬於你的財富自由。

「賺錢之神」普爾遜40億美元身家|發跡之路源於金融海嘯前|1招登上「對沖基金第一人」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