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海中南部的低壓區周三(9月16日)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紅霞。天文台表示,紅霞會在周四早上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內,屆時會考慮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紅霞會在明晚以強烈熱帶風暴至颱風強度,於香港之西南約700多公里掠過,之後移向越南一帶。明明紅霞與香港會保持一定距離,但仍預計會在周末為香港帶來大雨及狂風雷暴,究竟背後有甚麼原因?

天文台預測,星期四稍後及星期五華南沿岸風勢頗大,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海有湧浪。預料驟雨會持續至下周初。
天文台預測,星期四稍後及星期五華南沿岸風勢頗大,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海有湧浪。預料驟雨會持續至下周初。(圖片 : 香港天文台)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奎明效應令華南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

這個現象與「奎明效應」(又稱共伴效應或共同效應)有關,天文台預測未來一兩日,一股東北季候風會逐漸影響華南,與熱帶氣旋紅霞產生共同效應,令周四稍後及周五香港的風勢頗大,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

奎明效應由上世紀六十年代派駐天文台的皇家海軍少校 Michael J. Cuming所提出,他分析指,當熱帶氣旋環流從東向西橫過南海中部,中心移至北緯13至16度、東經110至115度的特定範圍時,香港下雨機會會增加。當此時再有東北季候風南下,由熱帶氣旋引進溫暖濕潤的東南氣流,會與東北季候風相遇,氣團被迫抬升至高空,形成一道類似靜止鋒的雲帶,因而令華南沿岸天氣不穩定。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紅霞會進入北緯13至16度、東經110至115度的範圍,又稱為奎明範圍,增加華南地區降雨機會。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紅霞會進入北緯13至16度、東經110至115度的範圍,又稱為奎明範圍,增加華南地區降雨機會。(圖片 : 香港天文台、HKBT製圖)
紅霞引進溫暖濕潤的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相遇,氣團被迫抬升至高空,形成雲帶甚至雨區。
紅霞引進溫暖濕潤的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相遇,氣團被迫抬升至高空,形成雲帶甚至雨區。(圖片 : ECMWF、Windy、HKBT製圖)

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須勢均力敵 方能觸發雨區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即使風暴中心進入「奎明範圍」,也不一定引發奎明效應,因為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相遇時,兩股氣流要明顯及持續,而且勢均力敵才可於華南沿岸觸發雨區,增加香港下雨的機會。

此外,奎明效應是從有限案例得出的統計結果,相關降雨是以機會率來表達。而在實際個案中,亦發現有熱帶氣旋進入奎明效應的特定範圍而沒有下雨的案例。

防疫抗疫基金3.0派錢懶人包 10個行業打工仔 至少攞5,000元

逆周期或重推造價6,000億明日大嶼|報告:11年內掏空8,000億庫房 綠色和平籲撤回

去年12月熱帶氣旋巴蓬殘餘雨帶影響香港

香港對上一次受到奎明效應影響,是與去年12月的熱帶氣旋巴蓬有關。當時巴蓬在香港800公里外掠過,並在南海減弱為低壓區,其殘餘雨帶北上影響華南沿岸。惟當時香港未受暴雨影響,2019年12月29日,天文台總部當日總雨量僅9.3毫米,香港東部及大嶼山的總雨量普遍不超過20毫米。

2019年12月29日,香港受到熱帶氣旋巴蓬殘餘雨帶影響,圖為當日香港總雨量。
2019年12月29日,香港受到熱帶氣旋巴蓬殘餘雨帶影響,圖為當日香港總雨量。(圖片 : 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