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 2020】有傳香港政府暫訂9月29日至10月13日公開發售新一批通脹掛勾債券(iBond),保證年回報為1厘。買iBond收息好過做港元定存,有3類人最適合認購。

螞蟻集團等數十隻新股排隊上市|4種抽新股添勝算方法|新手入場必睇

新經濟+高息股|自製月月收股息組合|買8隻股票不用10萬本|平均每月收近400元股息

iBond 2020 市傳9月29日開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計劃再次發行通脹掛鈎債券(iBond),發行額約100億元。

最快於9月29日開售的新一批iBond規格不變,年期為三年,每手10,000元,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同樣分浮息及保證定息,浮息與本地通脹掛鈎,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近6個月按年通脹率計算,至於保證定息為1%;假如通脹率不足1%派息就會按定息計算。

市場消息指,最新一批iBond不排除研究調整固定息率水平等各種考慮,但會平衡中長期通脹走勢,以及零息環境下小市民合理投資回報等因素,現時仍在評估中未有定案。

金管局指,iBond籌備工作仍在進行中,當準備工作完成後,會適時作出公布。市傳政府最快下周舉行記者會交代詳情,新一批iBond最快10月23日在交易所掛牌。

騰訊上市至今升700倍|拆解13隻十倍股特徵|有一類股份 具爆升潛力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疫情影響下 香港或有通縮風險

iBond最大賣點是浮息與本地通脹掛鈎,惟本地經濟受去年社會運動和今年的疫情雙重夾擊,本港物價由升轉跌。

政府統計署資料顯示,今年首7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為1.1%,若計及政府的一次性紓困措施,通脹率則為2.1%;單計7月,基本通脹較6月的1.2%大幅下滑至0.2%,若計及政府的一次性紓困措施,7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2.3%,出現自2017年2月以來首次通縮。

香港政府於8月罕有提出警告,指要留意通縮風險。因此市場預期,新一批iBond初期回報或只能賺取保證1厘定息,入手iBond的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是次的利息回報未必能趕得上過去的iBond。

iBond過去被喻為「穩賺」投資產品,可以在二手市場買賣。政府自2011年連續6年推出iBond,惟自2017年起暫停,之前6批iBond年回報率約2厘;最後一批iBond已在去年6月贖回,最後一期宣告的年利率是2.43厘。

政府派一萬錢搵錢|造定期存款、抽新股、買iBond、銀色債券、藍籌股|邊種最好

iBond保證回報較港元定存吸引

雖然新一批iBond息率有機會跌至1厘,但利息回報仍跑贏港元定期存款。《香港財經時報》對比本港市面上18間銀行和虛擬銀行港元定期存款息率,其中12個月年息率由0.2厘至1.03厘不等,買iBond收息跑贏港元定存。

以1年存期的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為例,現時較為吸引的是集友銀行的1.03厘,回報與iBond保證的1厘年利率相若,但集友銀行的入場門檻要求100萬元新資金,值博率打折。

環球零息大趨勢下,本地資金氾濫,銀行低息環境相信仍會持續,港元拆息亦持續低企,iBond對於低風險投資者仍具有吸引力。

疫市投資要識分優質股|拆解中伏股4個特徵|學會2招 避險兼增勝算

3類人更適合認購新iBond

與港元定存息率不同的是,銀行提供的人民幣定期存款息率普遍較為進取,12個月年息率由1.05厘至2.65厘不等,跑贏同存期的港元定存和iBond的保證回報。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若有資金擺在銀行,又不欲將資金換成人民幣收取更高息,iBond算是停泊閒散資金之選。

再者,對於沒有多餘閒散資金的投資者,亦可考慮政府發行的新一批iBond,入場費只需10,000元,較絕大部分藍籌股入場費要低。

3類人最適合認購新iBond:

  1. 低風險投資者
  2. 有閒散資金放在銀行又不想轉換成人民幣等賺取更高息者
  3. 閒散資金較少的投資者

買收息股3大要訣|50藍籌股中揀3隻最好|股息率最高6厘

月供股票計劃|17間銀行及證券行格價|有3間入場費最平500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