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香港人愛蓄儲,儲蓄保險成為保險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一般人以為儲蓄保險就是像做銀行定期一樣,投放一筆錢,一段時間後可取回多少。但其實市場上有不同的儲蓄保險產品,功能不一樣,針對的對象也不同。如果不小心買錯,隨時會打亂自己的理財部署。今次就粗略講解儲蓄保單有什麼類型。

短期儲蓄保險

這種是最簡單的儲蓄保單,尤如一個較長年期的定期存款。坊間最常見的是一筆過或分兩年供款,五年後可連本帶利取回資金。這類保險為非分紅式保險,所列出的回報都是保證的,建議書上列出派多少,到期時實收多少。好處是透明度高,大家一早知道回報多少,風險會較細,但不好處是派息率一般較低,回報增長甚慢。

近年全球處低息環境,這類保單回報每年一般在3%左右,如果投資五年,整筆資金的總回報大致上是10%至17%,如果當年通脹厲害,隨時要跑輸通脹。所以這類保單是適合一些超級穩陣投資者,特別是臨近退休人士,因為年期短,資金較快回籠,到退休時才有資金可用。

大富翁理財投資啟示!買地起樓、組合資產賺被動收入先賺到最多錢|理財急症室

長期分紅保險

這類保單年期長,一般可保至100歲。最近保險公司更愈出愈長,有些可保至超過120歲,甚至保超過100年,再加上有轉換受保人條款,理論上保單可世世代代延續下去。這類保單有幾個特點,第一,由於分紅一般會有非保證回報,即最終回報有可能高於或低於建議書列出的表現,而這個回報佔整體回報比重都頗高。這種保險有辣有不辣,好處是整體回報率一般較短期儲蓄保險高,但壞處就是有機會回報不似預期。

保單回本期較長

第二,這類保單回本期較長,如果是五年期供款,很多時要等到第8至10年才可以回本,如果要短時間內套取資金便有機會蝕本。另外,保單回報增長最高的時期,一般要在20年過後,時間愈長增長愈多。所以這類保險較適合年青人,因為他們有時間累積及滾大財富,在退休時便可有一筆可觀的資金可用。

至於年紀大的人士敘造這種保單,由於資金一鎖便鎖起碼8至10年,如果短時間內退休便不太適合。反而他們可考慮透過這種保單將財富傳承給子女,利用時間及保單槓桿去倍大資金,子女長大後便有足夠資金做自己想做的事。

4招打造投資組合!忌買單一股票獨贏!高低風險資產比例配置必知|理財急症室

投資成份保險

這種保單涉及投資成份,很多時投保人要自行決定投資於那一種基金,回報好與壞便視乎基金表現。如果投資眼光準,買的基金長線上升,往往有不俗回報,市況好時一年賺四、五成都有人試過。但若然大家不懂投資,買的基金下跌,便會蝕錢。然而,這類保單往往有一定限制,一來每張保單都要收取管理、行政等費用,二來資金要鎖一段時間才可提取,可能是兩至三年,如果太早便會收取退保費用,你的投資回報隨時會不見一大截。

所以投資高手一般會直接在投資市場做買賣,例如直接買入該基金或股票,因為可隨時賣出並套現。不懂投資的人也不適合,因為買錯基金會得不償失。那麼這類基金適合什麼人購買?就是那些有投資觸覺,但卻沒有太多時間經常做投資調動的人士,便可以透過這類保單做長線投資增值。

Coupon Plan

長期分紅保單之中有一類儲蓄保單叫Coupon Plan,就是投保後第二或第三年開始,保險公司便會年年派出一筆保證的現金(Coupon),年年派永不間斷,如果保單保到100歲,便派至100歲,作用有如年金一樣。如果不等錢用,也可選擇將這筆Coupon在保單內做利息滾存,繼續倍大資金,而這筆資金在有需要時可隨時提取來用。另一方面,投入的資金會繼續滾大,就算你年年提取Coupon,在若干年後你仍然有一筆可觀的資金可以連本帶利取回。如此一來,彈性上會比非Coupon Plan的長期分紅保單來得高。

靠匯豐收息退休無息更蝕價!買樓風險比股票更高!投資前先認知一件事|理財急症室

過早退保蝕錢的風險

當然,計劃亦有不足之處,Coupon Plan保證金額一般不太高,目前坊間計劃大約是總保費約2%至3%左右,而總回報一般不及非Coupon Plan的儲蓄計劃,此外一樣有過早退保蝕錢的風險。Coupon Plan較適合那些有計劃提取資金的人士,例如知道10年後要結婚要花一大筆錢,或是給子女作為教育基金。另外對於不太善於理財的人,這類計劃也較適合,一來可避免他們亂花錢,若然真有周轉需要,也可隨時提取部分資金用而不影響整份保單價值。

事實上,市場上每個計劃都不盡相同,詳情還要看保單條款而定。看完上述分析,相信大家選擇儲蓄計劃時,也大概知道什麼計劃適合自己。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理財急症室Sammi簡介:曾在財經雜誌擔任高級記者及執行編輯,訪問過多位財金界名人,現從事理財策劃及數碼媒體行業,並且是Facebook Page《理財急症室》及YouTube《Sam Sam Channel》的主理人。熟悉財經市場運作,亦對坊間的理財產品有深入分析。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作者簡介:Sammi曾在財經雜誌擔任高級記者及執行編輯,廣泛接觸不同投資及理財資訊,經驗逾十年,現從事理財策劃及數碼媒體行業,Facebook Page《理財急症室》、YouTube《Sam Sam Channel》及網頁《理財KOL》主理人,內容涉獵股市、樓市、移民、稅務、保險等理財不同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