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區檢測將在9月1日開展,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全民檢測只能能找出社區大約三分之一帶病毒人士,無法取代現行的防疫措施。

梁子超:全民檢測僅能找出社區三分一帶病毒者

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將在9月1日開展,在全港18區預留最少逾100個室內場地,包括社區會堂、體育館、學校等,作為臨時採樣中心,供醫護協助市民採集樣本。

全民免費檢測9月1日開始 為期不多於14日 自願參與5個流程一文睇清

IT男歐遊後復陽再染疫 揭病癒者翻發四大原因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港台節目中表示,即使一周內為全港市民完成檢測,亦只能篩查出社區內三分之一帶病毒者,計劃無法找出仍處潛伏期內的患者,亦無法代替一直沿用防疫措施,如市民減少外出、針對高風險人士進行檢測、追蹤感染源頭等,認為這些設施才能階段傳播鏈。

除口罩採樣或增病毒傳播風險

他更指,即使能截斷傳播鏈,亦要做好檢疫防止輸入個案,才能令本港疫情「長治久安」。梁子超又指出,由於有患者仍處於潛伏期等原因,會令檢測有局限性,因此不要以為普及檢測便可以停止病毒傳播。

梁子超又指,計劃最大問題是預期有大量人士參與,而無病徵人士要用拭子的方式在現場除口罩採樣,此做法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政府應考慮如何減低風險。他認為,今次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能否動員巿民參與,相信要視乎政府能否減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風險等風險。

何栢良:高危群組循環檢測效果更大

梁子超又表,今次檢測是學習機會,若下次再有類似情況需要動員,會有相關經驗。他又認為,於安老院舍工作的人員,不應參與計劃的採樣工作,以免將病毒帶入院舍。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中認為,高危群組的循環檢測工作,相對全民檢測工作的防疫效果更大,應該更快推行。而從科學角度看,全民檢測效果難以預計,政府估算高峰期時社區有1,500個隱形患者,但到9月初隱形患者數目會隨疫情回落,假設即使全港有300萬人參與檢測,估計僅能找出數十名無徵狀患者。他亦擔心假陽性結果需覆核時,會加重衞生署檢測工作的負擔。

何栢良自問風險低不參與 憂市民鬆懈再致傳播鏈

何栢良又認為,高危群組參與率都這麼低,預計全民檢測亦不會有政府早前預計的500萬人參加。他指,要截斷社區傳播鏈,不能夠單靠全民檢測。何栢良又指,自己感染風險低故不會參與檢測,亦不會報名協助採樣,他建議市民考慮自身風險才決定是否參與檢測。何栢良亦擔心市民做完一次檢測便鬆懈,繼續約會和聚餐,導致有新的傳播鏈出現。

何栢良指自己不會參加普及社區檢測計畫。
何栢良指自己風險低,不會參加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圖片:香港中通社)

楊超發倡送超市券鼓勵市民參與

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就在新城電台的節目中指,認為政府訂立為500萬人做檢測的的指標太高,因現時只招募了約3千醫護協助採樣,而500萬的檢測目標需要有1萬個醫護人手才足夠,他建議政府能以公價聘用外判公司協助,又認為可每十個樣本抽一個檢測,有確診再每個樣本檢測,令工作量減少十倍。

楊超發又表示,考慮到上次在社區檢測僅三成市民參與,部分市民更只為取得附送的口罩而參與,認為政府要提供誘因,如提供樣本後可獲得超市禮券,以吸引市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