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最新的研究指,身高超過6呎(約183cm)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會倍增,或與氣霧傳播有關。
身高過6呎 染疫機較其他人高1倍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然肆虐,針對病毒所作出的炎究也愈來愈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專家,調查了英、美兩國約2,000 人,研究一個人的特質、工作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對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身高過6呎的人,感染的新冠肺炎的機會可能比其他人高1倍以上。研究人員之一的曼徹斯特大學數據科學及健康服務教授Evan Kontopantelis指:「研究結果顯示身高與確診有關,反映飛沫向下墮並非唯一的傳播機制,氣霧 (aerosol) 傳播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傳播途徑。」
氣霧較飛沫更容易累積於不透風環境
氣霧是指可在空氣中懸浮一段較長時間的粒子,而氣霧本身亦比飛沫更容易累積於不透風環境中。Evan Kontopantelis表示,新冠病毒仍可以飛沫傳播,因此大眾繼續保持社交距離仍是十分重要。
另外,數據顯示戴口罩有效預防感染,與社交距離有相同或更佳的保護效用。他又建議,有關方面應進一步探討,將室內空間的空氣淨化。
新冠肺炎手尾長 病毒可損害心臟、腦部、肝等 後遺症有機會無法痊癒
歐洲研究:吃泡菜可降低35%新冠肺炎死亡率 3大發酵食品可對抗新冠病毒 一文拆解發酵食品功效
239學者上月向世衛聯署 警告新冠病毒可經氣霧傳播
挪威阿格德爾大學數據研究人員Rolando Gonzales Martinez也有份參加研究,他認為,設計公共衛生政策或者預測疫情發展時,要考慮到的結構性及個人因素。
其實早在上月初 ,239位來自32個國家的學者已向世界衛生組織聯署,警告新冠病毒可經氣霧傳播,要求盡快修改指引,提醒大眾病毒能透過氣霧的方法傳播。
有份聯署的馬里蘭州大學氣霧研究專家Don Milton,當時向《紐約時報》表示,即使只是戴上布口罩都已可大幅減低病毒傳播水平,認為世衛應清晰指出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