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itcoin)在金價創新高之際,再升破一萬美元。有機構大膽預測,三個理由刺激下,虛擬貨幣比特幣到明年中將升上70,000美元。對比現時價格存在逾6倍潛在升幅;對比2017年約2萬美元的歷史高位,仍有一段距離。

比特幣升破一萬關口 高見11,394美元


虛擬貨幣比特幣重上一萬美元,主要由於歐美各國放寬銀根,美國日前承認虛擬貨幣比特幣是一種「貨幣」(money),比特幣周一(7月27日)升破一萬美元,為6月初以來首次。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oinDesk的數據顯示,比特幣周二(7月28日)曾高見11,394.85美元,最新報10,930.79元,跌2.4%。

據報道,美國聯邦法院上周六(7月25日)在一宗刑事案件中表示,虛擬貨幣比特幣是華盛頓特區《貨幣傳輸者法》所涵蓋的一種「貨幣」,將比特幣(Bitcoin)定義為「金錢(money)」。

金價創新高|大行最牛看3,000美元|3隻金礦股 揀1隻最強

美國聯邦法院將比特幣Bitcoin定義為貨幣


華盛頓特區首席法官Beryl A.Howell解釋,貨幣通常是一種交換手段、付款方式或價值儲存方式。比特幣就是這些東西(指貨幣)。事件令比特幣的法律認受性得以上升,比特幣近日走勢破位。

翻查資料,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分別在2月、5月和6月共三次突破過萬元關口。繼6月初破萬回調后,比特幣價格在9,000美元上方波動,自7月21日起,接連多日上揚。而就在4個月前,比特幣曾一度跌破4,000美元。

港版納指投資機遇|ATMX阿里、騰訊、美團、小米外|有三隻更值博

美國銀行准託管客戶加密貨幣


歐美相繼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對股市、金價,以至比特幣價格也有支持作用。市場認為,比特幣仍有上漲空間。

美國貨幣審計辦公室(OCC)上周表示,美國的銀行可以為客戶的加密貨幣資產提供託管服務,也有助提高加密貨幣資產的吸引力。

加密貨幣交易所Luno則指出,大型和小型交易者也在買入比特幣,預期比特幣下一阻力位在10,500美元,若能升穿此關口,價格上望1.5萬美元。

恒生指數市場最牛睇33,400點|四個必炒板塊|10隻必買股份|阿里巴巴

加密貨幣評級機構Weiss Ratings看70,000美元

加密貨幣評級機構Weiss Ratings早前更大膽預測,比特幣到明年中將升上70,000美元。對比現時價格升幅高達540%;對比2017年約2萬美元的歷史高位,高見70,000美元的預測仍有一段距離。

Weiss Ratings看法進取,主要基於以下三個理由。

  1. 全球央行實行量化寬鬆和經濟刺激政策。
  2. 機構進場投資比特幣。
  3. 基於市場上流行的預測模型分析

恒生科技指數跌87點|30隻成分股強弱懸殊|揀8隻自製更強港版納指組合

環球央行放水 比特幣升得較黃金快

據外媒報道,首個支持比特幣上升的原因,Weiss Ratings認為是全球央行的量化寬鬆和經濟刺激政策。以美國聯儲局為例,其在短短13周內向市場注入2.9萬億美元,相當於以每分鐘2,200萬美元的速度印錢。

在歷史上,當投資者對紙幣失去信心時,黃金就會被用作避險資產。而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比特幣上漲速度比黃金更快,相信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領展38億買商廈進軍英國|收益率5厘|連續15年增派息佳績可續?

第二,機構進場投資比特幣。Weiss Ratings表示,機構代表了「華爾街上最聰明的錢」,而在比特幣這個小市場內,獲得機構規模的資金流入,絕對可以產生爆炸性影響。

例如對沖基金巨頭Paul Tudor Jones於6月將2.1億美元投入比特幣;風險投資家Andreessen Horowitz也籌集了10億美元用於投資加密貨幣初創企業。

市場最牛睇10萬美元 逾9倍升幅


第三個原因是基於市場上流行的預測模型分析而得出的目標價。當中較受歡迎的庫存流量模型(S2F)表明,在接下來約12個月時間內,市場將會出現激烈的反彈。

結合歷史數據和當前的S2F模型分析,比特幣應該會在2021年中左右,達到70,000美元。

除此之外,市場最牛預測,比特幣正朝着10萬美元的目標邁進,意味着比特幣將從現價上漲逾9倍以上!

買收息股3大要訣|50藍籌股中 有4隻收息股看高一線

比特幣價格波動大


巨額升幅的憧憬固然令人欣喜,惟須留意的是,比特幣在今年四度上破1萬美元水平,但在疫情全球告急的2月及3月,比特幣由10,353.38美元,跌至今年低位4,609.84美元,只用了1個月時間,期間跌幅多達44%;與此同時,恒指跌17%;國際金價跌4.4%。

股票投資4大指標|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派息比率|選好股必睇

其後,比特幣又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重上1萬美元,價格波動之大可想而知。投資者要留意!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