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掛牌上市的中科天元(01156.HK),昨天暗盤普開不久已大升70%,相信受惠疫情全球流行有關。

中科天元是內地最大的乙醇生產系統生產商,並曾在英國上市,是第一隻英國的中概股,如今成功從英國回歸香港上市。

中科天元超購8.44倍 一手中籤率8.51%

公司接獲6,816份申請認購合共7,796.8萬股,超購約8.44倍。定價每股0.98元,為招股價介乎0.98至1.28元之下限,一手4,000股中籤率8.51%,認購18手穩中一手,「頭錘飛」3張,中籤率33.33%。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2,500萬元,約80%用於加強的財務狀況,以便集團能夠應付項目早期階段成本承擔,以就與其潛在客戶的潛在項目所產生不同款項撥付預期現金流出淨額;約10%用於開發第2.0代技術,及分子篩脫水技術的示範項目;及約10%將用作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

中科天元總經理姜新春指,全球疫情爆發下人們未來將更注重清潔及消毒,加上乙醇行業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市場發展前景不可預測。公司五大國企或大型民企客戶佔去年度收入逾93%,公司會做好風險管理,不會過分依賴大客戶。

公司概況

按2019年收入計,中科天元於中國乙醇生產系統行業位元列第一,佔市場份額10.8%。目前,整個乙醇生產系統市場高度分散,供應商主要分為核心系統及非核心系統供應商兩類。其中,公司主要為乙醇燃料及酒精飲料行業的乙醇生產系統核心系統(主要包括蒸餾及脫水系統)提供綜合服務,包括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安裝及調試以及後續增值維護。

財務狀況

財務數據上,中科天元於2017年至2019年間,總收益分別為2.57億元人民幣(下同)、2.50億元及3.9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4.5%,同期淨利潤分別為4,565.9萬元、4,582.1萬元及5,916.8萬元,年複合增長率13.8%。此外,過去3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0.1%、29.0%和27.5%,保持在穩定的區間範圍,相信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強大的議價能力。

除了內地市場外,中科天元亦不斷拓展海外市場,為加拿大、俄羅斯、印尼及其他國家的其他化學製品生產系統提供技術綜合服務。資料顯示,過去3年,其海外市場收益分別錄得268萬元、1,603萬元及1,871萬元的數額,年增長率為498.13%和16.72%。

市場發展前景

行業方面,乙醇生產系統的市場規模由2012年11.1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2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8%。隨著下游消耗量增加及政府推行明顯的支持性政策,預期乙醇燃料產能將會於未來五年持續擴展。預計由2020年至2024年,乙醇生產系統的銷售收益預期將由40.90億元增加至57.1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8.7%。

另一方面,內地啤酒和白酒市場需求極為龐大,行業發展有助於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調控糧食市場等特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亦於2017年9月13日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內地生物燃料乙醇產業已由試點階段正式進入面向全面推廣的擴大試點階段,產業快速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市場潛能以及政策推動給行業帶來可觀的前景。

公司業績展望

從收入結構來看,雖然中科天元的收入主要來源是乙醇燃料端和酒精飲料端。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醫療用、消毒用酒精成為一種近乎必須品的存在,相關的訂單潛力亦不容忽視。今年初,中科天元就曾向廣東的17家醫院及省公安廳交管局等一線部門捐贈五噸75%的消毒酒精,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很有可能為今年的業績帶來驚喜。

除了近期的疫情影響外,早於2016年間,由於過剩的玉米庫存導致廚餘問題和高存放成本,內地取消玉米存放政策,並出台鼓勵乙醇燃料行業的發展以解決玉米庫存的問題。就在當時,乙醇生產系統已因這一原因帶來一定需求,配合中科天元於乙醇生產技術系統專案中的行業經驗、其所研發及擁有的專利中所展示的技術先進性,亦令其獲得長期穩定以及良好的發展。

延伸閱讀:續炒中概股回歸 港交所目標440元 | 李慧芬
延伸閱讀:內地資產吸引力增加 人民幣繼續走強 | 李慧芬

高寶證券執行董事 - 李慧芬
(Photo : HKBT)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慧眼芬析】作者李慧芬|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
圖片:作者提供
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李慧芬

作者簡介:李慧芬任職華贏東方(亞洲)控股研究部董事。經常獲邀為多個財經節目擔任嘉賓主持,並為多份財經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提供最新財經資訊和專業分析。憑借多年經營金融服務行業的經驗,她成為僱員再培訓局金融服務業技術顧問,提供專業的意見和策略分析,為培訓局和業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