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皆現強勢,恒生指數本周升勢明顯,日前一度逼近27,000點,已完全填補了3月初的跳空缺口,落後的內銀股成為了市場追捧的目標之一。摩根士丹利將明年6月的恒指目標上調至28,000點,如何部署及部署哪些股份才能捕捉升市,相信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A股升勢加速 內銀股獲熱錢追落後

在A股升勢加速的推動下,股價長期呆滯的內銀股本周發威,於上周四(7月2日)除淨的建設銀行00939.HK),本周(7月6至8日)累積升7%,創1月以來高位;工商銀行01398.HK)則漲4.3%;招商銀行03968.HK)升10%;農業銀行01288.HK)升3.7%。

二、三線內銀股表現更勁,浙商銀行02016.HK)周一(7月6日)曾升28.2%,報4.5元;與此同時,光大銀行06818.HK)則升20.5%,報3.7元。

騰訊管理層頻頻拋售|股價不跌反創新高|市場最牛看612元

大摩上調恒指目標價至28,000點

大摩將明年6月恒生指數的目標上調至28,000點,國企指數目標則升至11,510點。

另外,大摩將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目標升至5,360點,較周三(7月8日)收市有12%升幅。

大摩認為,面對收益可預見度和流動性改善,成交量增加,加上有監管措施和政策支持,中國股市牛市正在形成,但警告市場過熱可能導致監管收緊。

公用股唔再買兩電一煤 3大新型公用股貨比貨 有隻連續5年增派息 息率逾6厘 

瑞信:內銀股正提供安全入貨位

瑞信發表報告指出,A股板塊輪翻帶動內銀強勢,並認為今次內銀股估值向上重估(re-rating),主要由內地經濟強勁帶動。

該行認為,內銀股估值已屆歷史低位,正提供安全的入貨位,重申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及農業銀行是行業首選。

作為內銀龍頭的建設銀行,本周一口氣升穿10天、20天、50天、100天和150天等多條重要平均線,股價重回3月時水平,現價股息率逾5厘。作為恒指及國指權重股,在大市向好勢頭下,其後市上升的動力可看高一線。

兩種方法穩賺港元定期存息|6個月最多袋4,250元息|定期存款

建設銀行股息率逾5厘

財務數據方面,建行今年首季實現經營收入1,864.0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2%;純利808.55億元,增長5.1%,每股收益32分。季內,建行利息淨收入1,334.99億元,增加6.7%;淨利差2.04%,淨利息收益率2.19%,分別下降0.11及0.1個百分點。

季內,建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53.76億元,增加5.5%。至於不良貸款為2260.10億元,不良貸款率1.42%,與上年末持平。

環球宏觀經濟狀態仍在恢復過程中,但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6月底發表的2020年預測報告來看,IMF除了預期中國今年將獲得1% GDP增長外,全球主要經濟體仍將出現經濟萎縮、錄得負增長。

在經濟有待恢復的同時,市場預期維穩政策也將會出台,這對銀行的信貸風險有幫助,相信這也是資金追銀行股落後的想法。

金價年內升近17%|逼近1,800美元創8年高位|趁高價沽飾金技巧

溫傑:建行可現價分注買入 作中線收息部署

光大新鴻基財富策略師溫傑認為,在內銀板塊中,尤其看好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其中,作為四大內資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其業務較為平均,估值亦較合理,早前有傳建設銀行將業務範疇擴展至證券服務,加上人行放水概念下,均有利建設銀行的發展。

不過,他指出,內地監管部門擬敦促中資銀行今年淨利潤增速保持單位數增長,並鼓勵銀行壓縮利潤發放貸款,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會對內銀構成一定壓力;加上受年初疫情影響,內銀的資產質素有機會變差,這些均為內銀帶來壓力。

策略上,他認為A股在成交和氣氛方面向好,港股在A股帶動下,料恒生指數將繼續向上,不宜睇得太淡,建設銀行近日股價向上,並回復至3月時水平,現價股息率逾5厘,現價可分注買入,作中長線收息部署,但須留意建行的派息是否存在變數。

5種新玩法 賺盡港元存款利息|6個月穩袋4,000元|定期存款

內銀讓利 招商銀行壓力較細

至於招商銀行,數據顯示,招行首季盈利增長達一成,未受疫情打擊,表現不俗;其零售銀行業務及金融科技領先行業,在內地經濟復甦中有優勢,現價市盈率10倍,息率約3.3厘。

溫傑認為,由於招行並非四大銀行之一,讓利、支持經濟發展的壓力相對較小,現價亦可分注收集。

不過,他強調,整體內銀股相對落後,投資者若想追落後入市,須注意內銀股股價上升動力始終遜於強勢股,例如新經濟股份。

恒生指數年內最牛睇三萬點|四個必炒板塊|10隻必買股份|阿里巴巴

編按:溫傑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申報未持有上述評論股份。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