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幸咖啡引爆中概股信任危機、香港股票市場大開二次上市之門之際,中概股掀起了赴港上市的浪潮。

日前又傳出消息,紐交所上市企業、餐飲巨頭百勝中國(Yum China)已經向高盛、中金等投行諮詢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事情。最新消息稱,百勝中國已經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

百勝中國或將成為繼網易、京東之後最新一家選擇在香港融資的中概股公司,預計融資20億美元。

單飛後迅猛擴張

百勝利中國的母公司百勝集團(紐交所股票代碼:YUM),是全球最大的餐飲集團,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Taco Bell、小肥羊、A&W及Long John Silver's(LJS)等世界著名餐飲品牌。

百勝集團1987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抓住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機會,賺得盆滿缽滿。巔峰時期,中國市場曾為百勝集團貢獻了一半多的收入,是全球最大的增長市場。

不過2012年以後,其他外國快餐入局,以及中式快餐不斷崛起,激烈競爭之下,百勝中國的業績增勢明顯放緩,還發生了「速生雞」、H7N9流感、「福喜」等食品安全風波,經營壓力大增。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制定新策略,以適應中國大眾消費心理和口味的變化,強化公司競爭力,2016年百勝集團分拆中國業務部,成立了百勝中國,後者成為百勝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特許經營商,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三大品牌的獨家經營權和授權經營權,並直接擁有小肥羊和東方既白等連鎖餐廳品牌。

拆分之後,2016年11月,百勝中國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在紐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YUMC。

百勝中國「單飛」後,這家快餐業巨頭加速擴大業務範圍,創新產品,門店數量更是從2016年底的7,500家猛增到2019年的9,200家,其中,僅2019年一年就開設了1,006家新店,創下了年度新店數量記錄。

2019財年,百勝中國實現營業收入87.76億美元,同比增長4.29%;淨利潤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會員總數超過2.4億,同比增長超過三分之一,而且這些會員貢獻了整體銷售額的接近一半。

今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國內經濟停擺,百勝受到直接衝擊,30%的門店暫停營業,仍在營業的餐廳流量和銷售額也都大幅下降。

一季度,百勝的營收同比下滑24%至17.5億美元,淨利潤更是暴跌72%至6,200萬美元。其中,肯德基一季度實現營收12.7億美元,同比下降20%,必勝客一季度實現營收3.24億美元,同比下降40%。百勝中國還因此發出警告稱,如果銷售額低迷的勢頭持續下去,今年全年可能會出現運營虧損。

不過,百勝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擴張。一季度肯德基新增門店165家,門店總數達到6,661家,必勝客新增門店11家,門店總數達到2,271家。

2020年4月,百勝還宣布完成了對中式餐飲品牌黃記煌的收購,並成立中餐事業部,由小肥羊,東方既白和黃記煌三個中式餐飲品牌構成。

可以預見,在香港上市後,百勝的資本實力將得到進一步強化,為日後的進一步擴張打開了空間。

多年前就瞄向了港交所

事實上,百勝中國在單飛之前,百勝集團內部就探討過赴港上市的事情。

在2015年舉行的年度投資者大會上,時任Yum!Brands首席財務官的Pat Grismer稱,「 在拆分後,兩家公司(Yum!Brands、百勝中國)都將在美國上市,其中百勝中國在探討分拆後也在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上市。 」

2018年7月,由高瓴資本、霸菱亞洲、中投公司、KKR組成的中資財團,曾出價170億美元(每股46美元)提出收購百勝中國,有意將百勝中國私有化,推動其赴香港上市。但百勝中國拒絕了這一收購要約,私有化沒有成功。

當時有媒體披露,百勝中國內部其實一直在討論到港交所上市的問題,因為那裡靠近中國內地市場,估值可能更高,而且不同的證券交易所有自己特定的投資者群體,兩地上市能幫助百勝擴大股東基礎,提高股份流動性,並有利於提高公司在大中華區的知名度,推動產品推廣。

今年1月份,市場再次傳出消息,百勝中國正與中金公司和高盛集團合作,為其在香港地區第二次上市的計劃做準備,最快有可能在今年之內二次上市,跟隨阿里巴巴的腳步成為下一家享受香港寬鬆上市規則的中國公司。

因為就在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剛剛以129億美元的募集資金「回歸」香港,成為雙重上市公司,為那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在離內地市場更近的香港尋求第二次上市「做了榜樣」。

坐擁肯德基必勝客多個品牌 餐飲巨頭百勝中國或將赴港上市?

1月份的消息還指出,尚不清楚百勝中國的集資規模,但若公司計劃公開發售5%至10%的股份,規模將達到約10億至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億至138億元)。

儘管百勝中國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但人們注意到,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也是百勝中國的戰略投資者,這層關係讓人們更加確信百勝中國赴港上市可能很快會水落石出。

果然,沒過半年,百勝中國赴港上市的消息再次傳來,而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傳言都要來得可信,因為就在這半年中,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中概股二次上市的背後考量

進入2020年,隨著中美之間經濟摩擦進一步加劇,以及疫情和瑞幸事件導致的輿論環境變化,美國政府開始尋求將中國企業擠出美國資本市場。一個手段就是國會擬立法強制讓不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公司摘牌,同時美方宣布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展開調查,美方此舉明顯是衝著中概股來的。

這種情況下,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開始競相前往香港上市。

目前,在華爾街上市的中國企業達252家,市值達1.8萬億美元,約合12.6萬億人民幣,占到海外中概股總市值的九成以上。據投資銀行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估計,至少30多家企業有資格在香港二次上市。

對中概股而言,在香港上市顯然是個好選擇。

因為相比美股投資者,中國投資者明顯對它們更加了解,可以更接近內地龐大市場以及投資者群體,同時還增強了融資渠道的安全性,並與全球資本市場保持密切聯繫。

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在香港上市拿到的是港元。與人民幣不同,港元是可以自由兌換的,且與美元掛鉤。這也是吸引中概股到香港上市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且,百勝中國的美股估值並不十分理想。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分析報告》可知,百勝中國排名第一,海底撈第三;而港股海底撈最新市值為1,804.65億港元,百勝中國美股市值為193.15億美元,折合港元1,496.93億,略遜一籌。

外界預計今年下半年還會有3-6只中概股在香港第二上市,主要以一些大型公司,有成熟盈利模式以及良好的歷史業績的中概股企業為主,百度、攜程、新東方、好未來等均有傳聞。對此,BT財經將持續關注。

該信息由財經時報中文版提供,作者梓淇。

延伸閱讀:東哥隱退後 京東站得更高了
延伸閱讀:新股上市熱|中概股短線炒幅不多!中長線更有利可圖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