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派一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政府派錢,向所有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下稱「現金發放計劃」),市民已於今日(7月6日)陸續收到款項。市民若用一萬元錢搵錢造定期存款、抽新股、買iBond、銀色債券、買藍籌股或優質股賺息增值,哪個最好?
踏入第三季,多間銀行的港元定期存款息率有所調整。但由於銀行瞄準政府派一萬元的700億商機,專攻3個月港元短期存款,息率高達10厘。「食息一族」可以政府派發的一萬元,賺盡港元定期存息。
中信銀行港元定存3個月袋250元息
比較全港21間銀行,最新3至12個月的港元定期存款息率普遍低於2厘。但因應政府派錢的700億商機,中信銀行(國際)推出「全民一萬 通通有賞」特別優惠,現有客戶透過網上理財或inMotion動感銀行成功登記「轉數快」並綁定信銀國際為預設戶口,透過inMotion動感銀行以最多一萬元,敍造3個月港元定存,可享年利率10厘。
上述優惠同樣適用於新客戶,合資格人士可以一萬元賺250元息,優惠期由6月28日至8月31日。
除了中信銀行(國際),在銀行減息潮下,目前3至12個月的港元定存息率均低於1.45厘,連通脹都追不上。政府統計處6月底公布,本港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5%,低於4月的1.9%。市場預期,全年通脹率或呈逾2%的漲幅。
兩種方法穩賺港元定期存息|6個月最多袋4,250元息|定期存款
通脹掛鈎債券iBond回報約2厘
若以抗通脹為目標,投資者反而可考慮政府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再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計劃再次發行通脹掛鈎債券及繼續發行銀色債券,兩項債券的總發行額將不少於130億元,其中iBond佔100億元。
iBond過去被喻為「穩賺」投資產品,可以在二手市場買賣。過去由政府發行的6批iBond年期一般為3年,入場門檻1萬元,票息以過去6個月本地平均通脹率計算,回報約2厘,但政府「包底」保證年利率1厘。
新一批iBond料下半年推出
政府自2011年連續6年推出iBond,惟自2017年起暫停,最後一批iBond已在去年6月贖回,最後一期宣告的年利率是2.43%。
據《財政預算案》的公布,預測2020年本港通脹率為1.7%。今批iBond的發行細節有待政府進一步公布,若以抗通脹為目標,iBond會是一個選項。
港股半年累跌3,762點|中生製藥、騰訊、港交所升幅冠藍籌|下半年留意六個板塊
銀色債券政府包底保證年利率增至3厘
銀色債券同樣是收息產品,不過只限65歲或以上人士申請,又稱為「長者iBond」。
政府自2016年起一直持續每年發行,銀債發行年期為3年,入場門檻1萬元,票息以過去6個月本地平均通脹率計算,與iBond一樣,政府同樣會「包底」,去年更提高「包底」保證年利率由2厘至3厘,大大增加銀債吸引力。但銀色債券不設二手市場買賣。
根據政府數字最新公布,最近一期銀色債券的浮息為3.23厘。
iBond和銀色債券二者比較,銀色債券的資本增值能力更高,但有門檻限制,只允許65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申請。其他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當前的財務狀況、未來需要來選擇保本投資。
6隻熱門收息股大比拼 最高逾6厘息 有一隻連續20年派息有增無減
政府派一萬 揀優質股財息兼收
市民亦可運用政府派發的一萬元,投資優質股財息兼收。若嚴格按照政府派一萬元的預算來選擇,符合要求的恒生指數成分股起碼包括四大內銀股建設銀行(00939.HK)、工商銀行(01398.HK)、交通銀行(03328.HK)、中國銀行(03988.HK);以及中信股份(00267.HK)和中國聯通(00762.HK)。
資源股中石化(00386.HK)、中海油(00883.HK)、中國神華(01088.HK);以及領展房產基金(00823.HK)、內需股中國旺旺(00151.HK)和內地豬肉股萬洲國際(00288.HK)。
騰訊總裁劉熾平減持 股價不跌反升有啟示 700股價下一站睇呢個位
溫傑:建設銀行中線看7元 9%水位
光大新鴻基財富策略師溫傑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信年內無論是香港、內地乃至全球經濟都不會理想,很多收息股能否維持派息是一個疑問,上述名單看主要集中在內銀股和資源股上,綜合衡量下傾向選擇建設銀行。
他認為,投資者若想在政府派一萬中既想賺息,又想股份可以增值,首要條件是夠穩陣,建設銀行股價較早前有所回升,市場擔心由疫情引發的壞賬問題等,相信已反映在其股價上。建行股價現正處於合理水平,現價收益率有5.6厘,隨着內地經濟好轉,壞賬風險、問題貸款應可受控。
策略上,他建議可於6.3元附近買入作中缐部署,目標看7元,較現價(6.43元)有近9%水位。
港股「七翻身」創4月高|港交所、騰訊破頂啟示|高追前留意這些因素
陳政深:金融股面臨多個不明朗因素
相反,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指出,他首先會剔除金融股,大部分為內銀股,主要由於內銀股無論是在行政命令上,以至業務上都會承接很多放貸任務,來支援內地中小企,惟可以預見的是,內地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營運難度會愈來愈高、營運質素會愈來愈低,進而影響內地銀行的資產質素。
更有機會影響內銀股的派息情況,更嚴重者,會影響內銀股的股價走勢,投資者即使可以收息,惟股價下跌亦沒有意義。
此外,還涉及監管的風險。他指出,中國於美國乃至英國的關係愈來愈差,有機會帶來監管上的風險,例如美國收緊中概股的核數要求等,內銀股亦有機會面對這方面的風險,嚴重者一旦受到制裁,將無可避免會影響內銀業務。
至於油股,他認為現時國際油價在40美元附近有阻力;油股在過去一年的走勢亦相對飄忽,整體油股欠缺一個很強的說服力,亦可剔除。
阿里巴巴重上200元|若納入恒生指數佔權重3%|炒染藍投資攻略
領展房產基金息率逾4厘
「買收息股是希望相關股份的股價較為平穩,可財息兼收,相比之下,預期領展房產基金未來股價將較為平穩,目前息率水平約4厘,不算是極便宜,其物業組合主要是民生相關的商場,受經濟的負面影響或打擊相對較細,可考慮。」
他強調,買股票收息需要衡量其息率和波動率是否相應,不能單單衡量息率,若股價波幅大,即使息率吸引,但投資者隨時要面對賺息蝕價的風險,因此要綜合衡量。
領展房產基金去年可分派總額增4.2%|商舖租金加幅降至12%|入手前兩大考慮
新經濟股平安好醫生 留意100元位置
不過陳政深指出,若撇除上述名單,以政府派一萬作為買股,有一隻股份值得留意。
他指出,平安好醫生(01833.HK)屬新經濟股,對資金有一定吸引力,平安好醫生累積了龐大的資料庫,可以應用的空間或給市場的想象空間非常大,這足以為其股價帶來強大動力,市場一直關注平安好醫生如何運用大數據的能力。
平安好醫生近期股價在100至120元區間上落,暫時處於一個平台區,需要時間突破,但他強調值得等待,不妨待其調整至約100元水平,一手剛好符合一萬元預算。
匯豐(00005.HK)無息收,好多公認收息股減息,《香港財經時報》留意到,有一隻高息股入場費低於一萬元;而且,即使今年經營環境受疫情影響亦不減派息。
三大收息產品優勢一覽|港元定存 3個月袋1,075元|政府重推iBond、銀色債券
數據中心需求殷切 新意網潛力佳
新意網集團(01686.HK)是新鴻基地產(00016.HK)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管理面積穩居香港數據中心龍頭,近年已積極收集土地發展營運數據中心再出租,業務特性與收租股近似。
5G年代,雲計算、人工智能和5G網絡發展對數據中心需求殷切,新意網新中心將於2022年分階段建成,原有中心負荷量提高,增長潛力有保證。
截至去年底止6個月,期內新意網收入按年升11%至8.2億元;股東應佔期內溢利4.1億元,按年跌0.4%;每股盈利10.12仙,不派中期息。若撇除出售持有子公司的關連交易,其持續經營業務溢利為3.2億元,按年升約7%。
恒生指數年內最牛睇三萬點|四個必炒板塊|10隻必買股份|阿里巴巴
數據中心經營面積2022年倍增
新意網旗下兩個新用地項目如期發展,荃灣TWTL 428項目現正進行地基工程。將軍澳TKOTL 131項目則處於最後設計階段而前期建築工程亦已開展,預期可於2022年分階段落成,令數據中心樓面面積增加140萬平方呎,較目前經營面積134.2萬平方呎再增加一倍。
雖然新意網繼續進行大額投資,增加數據中心面積,但派息仍然慷概。翻查記錄,新意網連續八年增加派息。而且,公司於去年11月與新鴻基進行關連交易時,已保證如無重大事件,至2020年6月底財政年度派息金額將不少於上一財年,即6.677億元。公司去年派16.5港仙。
KOKO HILLS首批均價近兩萬|貴麗港城二手價三成|一房787萬入場
李慧芬:新意網上望6.8元
高寶證券執行董事李慧芬指出,近日港股氣氛向好,她認為新意網升勢未完,有貨者可上望6.8元。
不過,她認為,新意網近期升幅明顯,股價創去年7月以來高位,現價股息率跌至不足3厘,沒有持有者可先等一等。
除此之外,市民還可以留意新股。股市繼續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新股市場熾熱,上周高峰期時多達18間公司同時招股。
18新股混戰 生物科技股搶眼|一隻首選|歐康維視生物|永泰生物
連同於今日(7月6日)中午12時截止認購的大山教育(新上市編號:09986),同時招股的公司涉及10間,入場費由2,515元至11,717元不等。
不過正在招股的公司質素參差,其中有四隻新股日前截止孖展,包括易和國際控股(新上市編號:08659)、德合集團(新上市編號:00368)、大山教育(新上市編號:09986)及新娛科控股(新上市編號:06933)。當中,易和國際控股表現較好,錄得孖展約3,765萬元,超購3.18倍。德合集團、大山教育及新娛科控股暫時分別超購2.15倍、1.16倍及1.14倍。
抽新股最緊要看市場氣氛及供求關係,市場對上述新股反應「麻麻」,體現供求情況的孖展超購倍數只有單位數,投資者勿因入場費低而隨便選擇。
編按:溫傑、李慧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申報未持有上述評論股份。陳政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申報持有領展房產基金。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