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NASDAQ:LIZI)於5月22日交出上市後的第一份答卷,結果並不理想。

截至2020年3月31日,荔枝第一季度營業收入3.7億元。雖然超過了公司的業績指導區間上線,並同比增長41.52%,但是同比和環比增速均下降。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QoQ:環比增速;YOY:同比增速

在疫情影響下,在線視頻、音頻、音樂等行業均獲得了爆發式增長的機會。而荔枝營業收入環比只有1.37%的增長率,不僅在頭部公司中增長率低,即便放眼整個在線娛樂產業界,這樣低的環比增速都讓人失望。

營業收入增速下降、營業支出和運營費用卻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荔枝一季度淨利潤為-4823萬元,比2019年一季度擴大了3倍多。

財報發布當天,荔枝盤中下跌8.42%。不過,這樣看似很大的跌幅,放在荔枝的歷史K線圖中並不顯眼,因為自上市以來,荔枝4個多月已經跌去發行價的近63%。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故事好聽,業績難看

2017年開始,以騰訊音樂為首的在線音樂行業吹響了版權之戰的號角。在線音樂版權費用水漲船高,快速侵蝕各平台的利潤。

很快,戰火看似就要蔓延至在線音頻平台。

2018年1月,荔枝FM進行了一次至關重要的品牌升級。除將名字改為「荔枝」外,更重要的是其業務重心將與喜馬拉雅、蜻蜓FM等對手爭奪版權和PGC(專業生產內容)相區別,確立了以UGC(用戶生產內容)為核心的音頻社區定位。

對於這次轉型,荔枝CEO賴奕龍稱,荔枝想做的已經不僅僅是網絡電台,荔枝未來將要專注語音陪伴,給用戶提供更廣泛、更全面的語音互動。

在戰略轉型後,荔枝除了升級底層技術外,為了吸引主播、指導愛好者「用聲音記錄和分享生活」,並幫助主播實現內容變現,先後推出了「迴聲計劃」、播客學院、藝人造星計劃和金牌主播計劃等,並舉辦了音頻直播大賽和「年度聲典」等活動。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找對了「海量主播+優質內容」方向的荔枝很快吸引了一批優質主播和忠實聽眾。UGC更加靈活、更有人性化的特點,使荔枝更貼近用戶的情感需求,形成了一個用戶粘性較高的UGC音頻社區。

正是趁著轉型之後短暫的藍海期和吸引普通的發展藍圖,荔枝得以作為「在線音頻第一股」,今年1月赴美上市。

但是,在疫情、國際市場資金不足、美國市場對中概股的敵意等帶來的資本寒冬中,市場只相信數據,不相信故事。

尤其是業績沒有高速增長,虧損卻逐漸擴大的成長型企業的故事。

荔枝創始人兼CEO賴奕龍在業績報告電話會議中表示:「第一季度,我們音頻娛樂業務收入增長強勁。與此同時,我們在新的商業變現計劃方面也取得了進展,例如粉絲會員計劃、付費內容、廣告和遊戲等。」

的確,荔枝的播客、廣告及其他業務版塊收入實現了高達172%的增長,但是仍然只貢獻了380萬元的收入,佔營收總額比例僅1%左右。音頻娛樂業仍佔營收總額的近99%。

看來,荔枝在其他領域的探索目前還沒有成效。

特殊時期,業務模式單一、收入來源少的企業,更容易受到衝擊。市場對荔枝的消極態度實屬正常。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荔枝在財報中重點強調的MAU(月均活躍用戶)和月均付費用戶的高速增長,在放眼整個在線娛樂市場後,也不能作為其優勢。

同樣以UGC為核心,bilibili今年一季度的MAU增長率70%,已經達到1.2億,且付費率超過7%。而目前,荔枝的用戶付費率仍然不足1%。

想要在較低的付費率、主要靠用戶打賞獲得收入的前提下實現淨利潤,只有提高用戶數量一條路。然而,荔枝MAU只有千萬級別,且去年四季度MAU的同比增速為34%,而在今年一季度依然是34%。其中一季度月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了60%,去年第四季度這一數據則是71%。

艾媒諮詢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中總結了中國在線音頻公司最新的估值,荔枝雖然估值位列第二,但最近獲得融資的金額已位列最後。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荔枝「動人」的故事既不能說服用戶付費,又不足以吸引資本,前途堪憂。

競爭壓力凸顯

荔枝作為中國在線音頻的頭部企業之一,其生存和發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行業的困境。

在最新估值統計中位列第一的喜馬拉雅,在2018年MAU就達到近9,000萬人。但是在2018年網友曝光的號稱「2017年喜馬拉雅財務數據」的文件中,2017年其淨虧損達1.08億元。雖然官方後續闢謠該文件內容不真實,但闢謠中並未指出「淨虧損」數據有誤。

由於喜馬拉雅尚未上市,無法獲得其真實的財務數據,但隨著「一個專輯比愛奇藝、騰訊年會員還貴」的高收費、版權糾紛越來越多、版權費用增速高等問題被曝光,可以想像,喜馬拉雅這幾年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後知識付費時代,喜馬拉雅的業績增速可能更加疲軟。

相對而言,UGC版權問題較小,且獲取成本更低。認為PGC+獨家版權很難再帶來業績增長的喜馬拉雅,在今後可能會更注重UGC的發展。但抬頭看看,發現深耕UGC的荔枝和自己一樣,日子並不好過。

另外,在荔枝的發展過程中,UGC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也日漸嚴重。

如果加強內容把控,主播的內容上傳數量會降低;為了鼓勵內容上傳,荔枝降低了音頻創作門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低質量內容的比例可能會增加,並且存在打政策「擦邊球」的情況。

2019年6月至7月,由於存在著擦邊球等內容,荔枝就在各大應用商店中荔枝APP下架一個月左右。

除了原有的在線音頻平台內部競爭,在線音樂用戶數量即將達到天花板之際,包括QQ音樂、網易云音樂在內的在線音樂巨頭也紛紛瞄準轉向在線音頻領域。今年4月23日,騰訊音樂發布了一款名為「酷我暢聽」的獨立長音頻平台。

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仍有超過50%的用戶的在線音頻偏好類別為音樂電台。因此,本身就是做音樂出身的巨頭們在開拓此類市場時,有天然的優勢。

當然,在線音頻平台們也在試圖拓展新的業務領域。

荔枝、喜馬拉雅、蜻蜓FM等都在積極開展語音直播業務。語音直播已成為喜馬拉雅有聲書之外的一大收入來源。但是,競爭對手和他們一同出發。據悉,網易云音樂今年的商業化重點正是語音直播和視頻直播。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2020年預計國內在線音頻用戶將到達5.42億,但是增速每年都在快速下降。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業務範圍窄、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在線音樂平台市場被瓜分,增長速度放緩,甚至在未來可能出現負增長,都是意料之中的了。

除了在線音樂巨頭,據36氪報導,短視頻頭部平台抖音正在內測語音直播交友板塊,已經向MCN(多渠道網絡)機構發放了英雄帖,招募「聲優」。

蜻蜓FM直播業務負責人蔣喆曾表示,「音頻直播所用的技術都是視頻直播曾經使用過的現成技術」。也就是說,視頻直播賽道內的成熟玩家想進入音頻直播領域,技術上相對沒有障礙。

長音頻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AloT+播客=下個主戰場?

AI和5G的迅速發展給了在線音頻公司一些新的發展方向。

賴奕龍表示:「 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將徹底改變人們享受線上音頻的方式,隨之而來的將是由音頻互動主導的新用戶場景。針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波增長,我們致力於開發面向物聯網新時代的在線音頻應用。我們將堅持物聯網戰略,並堅信這將在長期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

荔枝2020年一季度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為5840萬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增長101%。除了IPO前後確認的機遇股份的薪酬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在開發AI應用程序和增強數據安全性方面的努力。

2019年10月16日,荔枝和百度旗下「小度」宣布達成重要合作,小度上線荔枝的海量內容,並將首次嘗試在播放音頻時進行實時互動。

其他兩個在線音頻平台也確定了自己發力的方向。

喜馬拉雅自行研發,陸續推出小雅AI音響、小雅Nano、小布兒童音響等多款自有智能音箱產品。蜻蜓FM選擇了最近大熱的車聯網進行佈局,2019年4月16日宣布成立全國汽車廣播主播聯盟,已內置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3700餘萬台、汽車800餘萬輛。

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去年宣布了從音樂到音頻優先的戰略轉向,並在之後進行了一系列關於播客產業鏈上下游的收購,先後花費了超過4億美元兩家知名的播客品牌和一家在線播客製作軟件公司。

今年5月21日,Spotify官方又宣布,喬·羅根(Joe Rogan)的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將從2020年9月1日開始成為Spotify的獨家播客節目。

The Infinite Dial最新報告顯示,2歲以上美國人中,聽過播客的人數約1.55億人;月度播客聽眾數歷史上首次突破一億大關,同比增長16%。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根據《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給出的中文播客核心聽眾數據,國內播客的主力消費人群年齡在22-35歲之間、生活在一線或新一線城市的高學歷單身人士。

播客在中國的商業化前景明確,成為各家爭奪的目標。

目前,三家長音頻市場頭部企業中,喜馬拉雅在收聽播客的渠道方面排名第二,尚有競爭優勢。而排名分列第9、第15的荔枝和蜻蜓FM很可能也會輸掉這場戰爭。

荔枝,苦;付費音頻,更苦

(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

在內容端的爭奪中,這三家企業均已耗費了幾十億,目前都還沒有人能實現盈利。眼看AloT和播客的競爭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三家企業能抗到什麼時候,令人擔憂。

荔枝、喜馬拉雅、蜻蜓等在線音頻公司,既沒有巨大的用戶流量,也沒有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和基礎,更沒有靠「燒錢」佔領市場再思考盈利的能力。

無論是在上一代互聯網「流量為王」的思維體系下,還是在現在靠「精細化運營」帶來利潤的機制下,在線音頻公司面臨的競爭壓力都是巨大的。

最終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市場,都會發現,靠虧損擴大來支撐營收增長的公司,並不是好公司。

雖然CEO賴奕龍表示,荔枝在2020年可以實現全面盈利,也採取了積極引入明星與粉絲互動、不斷拓展內容品類等措施,但是這顆荔枝最終吃到嘴裡,很可能還是有一絲苦澀。

該信息由財經時報中文版提供。

延伸閱讀:荔枝Q1財報解讀:虧損擴大股價腰斬 在線音頻第一股還甜麼?

延伸閱讀:閱文與騰訊音樂達成戰略合作 拓展長音頻有聲作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