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用實例介紹了「懶人投資法」的威力,得悉回報倍升是基本,問題是多少倍。今次將分析這雪球將出現在哪裏?筆者指要買樓心態去買呢樣野,指的是科技股。科技這條百年難得一見的雪地下坡道,2020年的今日隨時可坐上這班科技列車,靜候十年後的收成期。

懶人投資法|用買樓心態去買科技股必賺

為什麼筆者這樣說,在這裏先簡單講解科技領域的前世、今生及未來。我們近年常掛在口邊的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雲端、3D打印等科技,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新冒起的名詞,說了便算。

在好奇心驅使下,筆者過去數年透過睇書、外國的網上AI課程及Twitter等渠道去了解科技發展的來龍去脈,當明白科技對未來的顛覆性有多大及遠,便看到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投資機遇。

科技距離我們並不遠,更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回想智能手機出現前,我們雖然已有互聯網可上網找資料,但電腦仍是工作上的好夥伴,但並未到達貼身的程度。當時哪會想到,2007年智能手機的面世,13年後的今日我們已機不離身成為常態,最明顯是購物及支付的個人模式,以及行業生態出現的巨大轉變。

做逆按揭不可不知的遊戲規則 | 留意物業有否超齡問題 | 精叻理財 | 鄭叻

科技大潮未完結

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大潮未完結,更不會逆轉,下一個十年將會重覆過去13年的創新之路,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習慣或行業誕生,在多項科技匯合後的顛覆更不局限於智能電話,我們的生活、社交、購物消費、學習等各個領域,都會因AI、物聯網、大數據、雲端等科技結合而與今日截然不同。

若有興趣透過水晶球知道未來的世界及行業如何被顛覆,建議一看由科技界猛人、奇點大學創辦人之一Peter Diamandis撰寫的The future is faster than you think,書中所講的人類替身及共享交通的變化,有點像科幻電影劇情,但科技界卻在努力研發當中,是我們有機會見到的未來。

AI是未來世界的核心技術

事不宜遲,立刻看看未來科技界的前世今生。AI是未來世界的核心技術之一,將來你會見到它在各行各業在應用,但AI其實不是新事物,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它已出現,即70多年前,只是我等一般人過往不知道。

為何AI出現了這麼久,到2015年後才爆出來。因為AI運作一直分兩大主流,其一是Rule-based,即程式員在寫程式中用Yes or No形式去教電腦運作,背後根本不是電腦在思考,更遑論自我學習。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另一主流是我們現在談及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電腦會以各類演算法,透過機會率及不同的歸類方式,像人一樣用神經元方式思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準繩度。

情況就如一個小孩子去學習身邊事物,不斷自我成長變為成年人。深度學習派別的AI也一樣,電腦的優勢是可七日24小時不停地學習,所以學習上能達至一日千里。另一個強勁地方,是當一部以深度學習形式的AI學懂一些知識或技能後,可以透過雲端技術讓無數連網的AI同步學會,甚至即時作出運算及反應,這便是物聯網威力所在,其中一個應用場地正是無人駕駛技術。從投資角度看科技發展,會明白Tesla並不是一間汽車公司,是一間未來科技公司,將多項未來的科技結合。

3個因素令深度學習跑出

為何驚伏70多年的深度學習,在2015年左右突然急速冒起?這並非偶然,是真正的時辰到。三個因素令深度學習跑出來顛覆我們的未來。

  • 首先是智能手機的誕生令大數據海量增長,如果人工智能是一部車,大數據便是汽油,沒有汽油車不能啟動。
  • 其二是約2013至2014年期間,深度學習界的神級人馬辛頓(Geoffrey Hinton)將打機用的GPU取替CPU引用在深度學習的電腦內,結果突破了過往電腦速度的盲點,令電腦的神經元思考層數量大幅提升,令電腦深度學習能力出現突破。
  • 至於第三,則是上述硬件的提升下,令各類用於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得以發揮作用。

大數據、硬件提升及演算法的匯聚,導致人工智能界中深度學習派系終能突圍而出。有朋友曾問筆者,智能手機面世了十多年,科技價值是否大部分反映了在科技板塊,還值得投資嗎?

在整個科技改變我們生活的藍圖上,過去十多年智能手機的是一條鎖匙,關啟了科技的門,是一個開始。深度學習真正冒起不足十年,物聯網、雲計算、虛疑實景(VR)、擴增實景(AR)、3D打印及量子電腦等各項科技仍在起步點,它們的力量將匯聚在一起,改變人類生活習慣。

因此筆者相信我們這一代的「懶人投資法」,就是用買樓的心態去投資科技巨人,作為普通人最簡單是坐在巨人肩膀上,讓它帶我們向前走。至於應該買什麼?入市策略如何?科技股風險是否很高?這些實戰部分,將下一集繼續。

移民講座指零成本可移民?3大細節要睇真 | 精叻理財 | 鄭叻

筆者@鄭叻 (精叻理財)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作者簡介:鄭叻(精叻理財)貼地小女子一名,因工作關係接觸投資領域,繼而成為個人興趣。喜歡捐窿捐罅留意身邊各種理財及投資機會,實戰經驗超過二十年。從基金到港股,及後越洋轉戰美股;由租樓族跳上車做業主,再學人做埋包租婆。相信科技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投資潮,用未來目光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