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於5月14日開考,當中一條有關中日關係「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問及考生是否同意,惹來社會各界爭論。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宣布,取消該條試題,為DSE歷史科試題風波定下結論。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並非政治干預。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於周六(5月23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出錯試題對學生並不公平,而取消試題是負責任的做法。他又指,有意見認為教育局是政治干預教育專業,但認為並不成立,更認為並非政治干預。

考評局委員會於5月18日和5月21日就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 試)歷史科卷一第二題分題(c)進行詳細討論。經過從考評專業、課程範圍、考生利益多方面的考慮,委員會認為該題設計偏離中四至中六 歷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的學習及評估目標。

該分題的參考資料只是摘錄部分,題目的提問用語亦欠全面,易使考生在短促的考試時間內作出偏差或片面的演繹及回答。題目設定雖然屬開放式題型,但以中學公開試而言,設置於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歷史場景並不合宜,亦未能貫徹文憑試的公平考核及在設題時須按指引處理敏感議題的原則。

兩種方法估算考生可能取得的分數

經審慎考慮,考評局委員會決定取消歷史科卷一第二題分題(c)。考評局以考生的最大利益及公平公正的評核為首要考慮,擬定調整分數方法,通過兩種方法估算考生可能取得的分數:

1. 基於考生在卷一題目 2(a)及(b)的表現進行估算,其理據是 2(a)及(b)題評核同一歷史課題 的知識。 

2. 基於考生在卷一題目 1(c)、3(c)與 4(c)的表現進行估算,其理據是歷史科卷一各題的(c)分 題均評核相同的能力。

考評局在兩種估算方法的結果中,會選取較高的分數為考生於該分題的最終得分,以保障考生的最大利益。這兩種方法從考試所評核的知識和能力兩方面出發,最終按學生個人較強的方面作出分數調整。考評局委員會並決定該試題將會從題庫內删除,不會作為日後設題的參考選材。

題目: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楊潤雄:答案只有弊,不會有任何利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5月15日就DSE歷史科一條敏感題目「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召開記者會回應。他稱「題目本身並無討論空間,答案只有弊,不會有任何利」。他指出,涉事試題並不符合歷史科課程宗旨,加上試卷僅提供2項日本在20世紀初對華援助的史料,讓考生有極大可能得出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國民感情和尊嚴。由於試題無法考核學生能力,因此要求考評局取消該條題目。楊潤雄表示在5月18日派人到考評局調查歷史科的試卷準備過程,他強調並非向考評局施壓。

考評局回應稱,由於取消試題將影響考生成績,會盡快召開特別會議商討跟進。考評局強調,希望確保所有考生得到公平的審核,以及維護DSE在社會的公認性。對於教育局派員調查一事,考評局稱會盡量配合。

教協:政治任務損DSE公平性
教聯:維護下一代正確歷史觀

教協批評楊潤雄此舉為政治任務、嚴重損害DSE的公平性及聲譽。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張往認為,取消試題將對考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影響其他待開考科目。有不少考生擔心同類情況會發生在5月21日開考的中史卷上。教協副會長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強調日本侵華是事實,但教育局派員檢視考題審批機制,顯然是政治凌駕教育專業,認為不可取並要求撤回。

教聯表示教育局此舉正正是回應社會各界的期望及訴求。教聯認為教育局有必要維護下一代的正確民族歷史觀,期望教育局能採取一切辦法,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新華社:香港必須建立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新教育體制
香港中學校長會:應予考評局自行處理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5月15日發表評論文章「香港必須建立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新教育體制」,指出近年的DSE及歷史科卷頻頻出現「立場偏頗、顛倒是非、極具爭議的政治性題目」,讓人不禁猜疑是否有政治目的「用考試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洗腦』」。新華社在文末表示,「回歸祖國近23年,香港尚未建立與『一國兩制』制度相適應的新教育體制,教育係統藏污納垢、荼毒學生、危害社會,已經嚴重到了必須正視、必須解決的地步」;強調香港政府必須全面整頓,「為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負好責」。

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出席電台節目時回應歷史科題目爭議時指出,取消試題做法「弊多於利」。他認為此舉無形中對學術自由、專業自主及學界互信造成衝突。他續指,此事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交由考評局獨自處理。

延伸閱讀:港版國安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 | 一國兩制何去何從 | 各界反應

延伸閱讀:港版國安法或最快年內立法|特朗普:美國會作強烈反應|彭定康:中國做法「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