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新加坡樓市減辣!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經濟,新加坡率先放寬樓市辣招救經濟,包括延長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換樓期可獲多六個月寬限期;以及私人用地的發展期限可延長六個月。本港各界冀政府檢視樓市辣招,學者認為,兩種情況下可撤辣。

新加坡新一輪臨時樓市紓困措施包括:

  1. 放寬當地已婚夫婦買家獲豁免額外買家印花稅條件,原定夫婦買家在購置第二個物業後,須在六個月內沽售首個物業,才可獲豁免支付ABSD,目前新臨時措施是沽售首個物業的期限獲多延六個月。只要買家的第二個物業在今年6月1日前買入,而原本賣出首個物業的限期為今年2月1日或之後,最新可獲多額外六個月寬限。
  2. 發展商旗下的住宅、工商地盤項目,由買地至峻工、再向買家作出銷售的發展期限可以延長六個月。目前當地較大型的發展項目由買地到峻工須在五年內完成,較小型的項目發展期則為三年,新臨時措施下是在此基礎延長多六個月。但須符合土地是在今年6月1日或之前購入,而原定峻工限期在今年2月1日或之後。

商界:辣招扭曲樓市 冀政府盡快撤招



香港同樣設有樓市辣招,現時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本港首季經濟增長(GDP)預估按年急挫8.9%,是歷來最差,多方人士質疑港府何時撤辣,認為政府可適當減辣,令扭曲的樓市重回正軌,並因應現時低息的環境,放寬壓力測試。

對於新加坡政府迅速應對樓市潛在下行風險,香港表廠商會首席名譽會長林偉雄認為辣招令樓市被扭曲,希望港府盡快撤去樓市辣招,令物業市場回復正常。

本港現時因應樓市設有的辣招稅包括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SSD)、從價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DSD)及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至於政府撤辣是一刀切還是分階段,林偉雄有待政府與市場尋求共識。

延伸閱讀 油價加快減慢|黃錦星:油公司年內減價12次 部分油價減1.5-1.6元|莊太量:唔減一半都要減三成

延伸閱讀 銀行鬥減息|造高息港元定期存款要趁手|3個月穩袋1,050元息

利嘉閣陳海潮:可適當放寬壓力測試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香港也可適度減辣,例如在長期持續低息環境下,加息3厘的壓力測試可以略為放寬至2厘甚至1厘,以令更多有需要的市民符合資格入市。

此外,他認為三年期的SSD亦可考慮放寬至兩年或一年,有助在逆市下有需要的業主套現及加快整體二手市場的流轉。

中原陳永傑:樓市撤辣無成本又有效



政府大量動用資源援助中小企業,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要挽救香港經濟,立即撤去樓市辣招是無成本又快奏效的方法!企業東主在無辣招捆綁之下,可以迅速賣樓套現應急。

他指出,政府的抗疫措施,由於手續繁複,未必能夠急企業所急,而本港不少中小企實力不弱,因為有物業作為資產,但政府近10年實施樓市辣招,新增各種印花稅及收緊樓按,令企業縱有資產亦因不能套現而周轉不靈。

撤辣可令本港樓市回復活力,買賣無阻,企業東主順利出售物業,可以運用套現所得資金繼續營運,不必久候政府的救援。

莊太量:樓價跌兩成或失業率升至逾6%方可撤招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政府當年設立樓市辣招是想讓長期高企的樓價向下,惟多年來樓價跌得不多,本港的樓市辣招實為禁售,若現時撤招、購買力釋放反而有機會加速樓價上升。

「樓市並非與經濟特別掛鈎的領域,樓價至少跌15%至20%才有可能撤辣;但樓市與失業率一直有極大關係,97亞洲金融風暴及03年沙士期間,本港失業率升至6-8%,換言之若未來本港失業率升至此水平,政府就應該要考慮放寬樓市辣招。」莊太量說。

香港樓市可參照新加坡適當放寬印花稅



他續指,新加坡與本港樓市的結構不同,新加坡公屋數量佔樓市的絕大多數,私人樓佔比很小,因此樓市辣招對樓價影響有限,是次新加坡放寬樓市措施,最大原因是維持金融穩定,沒有可比性。

不過他認為,港府可參考新加坡,放寬印花稅,例如外資購買本港第二間物業,可免去從價印花稅;相關換樓人士須繳付的額外印花稅期限可適當放寬。

港府為壓抑樓市措施,於2010年首度推出「辣招」,但由於出招後樓價續升,故港府再出招遏市。現時的辣招稅包括:

  • 額外印花稅:任何以個人或公司名義取得住宅物業,並在取得後36個月內將其轉售,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六個月內出售,稅率為20%,超過六個月到12個月為15%,超過12個月到36個月為10%。
  • 從價印花稅:購買第二間物業的買家或公司名義買家,從價印花稅稅率調升至劃一15%。
  • 買家印花稅: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購買香港住宅,需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