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全球擴散,外貿行業的危機撲面而來。「外貿沒訂單,沒活,整體來了就是開會、搞衛生」,在抖音上,一位印染公司的員工拍下了自己工廠的情況——生產線空空蕩盪,工人們站在旁邊無事可幹,眼神裡充滿了迷茫。在視頻裡,「往後的形勢會更加困難」這句來自電影《地道戰》的台詞被重複播放,氣氛悲涼。

如果你最近常刷短視頻APP,一定對這類視頻不陌生。

在2020年初,外貿行業遭遇了過山車行情。在國內疫情來臨時,外貿行業遭遇低谷,訂單堆積而工人奇缺。好不容易國內疫情好轉,各地開出專列專機搶工人,結果沒多久海外疫情擴散,訂單紛紛被取消,招來的工人又被遣散。

「今年中國外貿生產企業復工晚於往年,加上物流運輸不暢,人員國際往來受阻,導致訂單的履約率下降,進出口受到一定的影響。」3月中旬,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提到,受疫情疊加春節因素的影響,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下降了9.6%。

「從今年看,外貿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的形勢極其複雜嚴峻,不確定因素一直在增多。」李興乾稱。

從歐美到東南亞,從輕工業產品到大宗物品,疫情對於進出口行業的影響顯而易見。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及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顯示,86.22%的企業賬上資金無法支撐3個月以上;33.73%的企業資金支撐不到1個月;只有9.89%的企業反映可以支撐半年以上。

3月中旬以來,一些外貿企業倒閉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不過,更多的人依然還在堅持。

「全場被打」

「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外貿人全場被打」。這是近期網上流傳的段子,也外貿業務經理王菲親身經歷的現實。

90後王菲在外貿行業已經乾了四年,過去幾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從亞馬遜和速賣通賣假髮套,客戶主要來自歐洲、北美和非洲。

今年2月,國內疫情蔓延,王菲所在的公司開始在家辦公,總體影響還不算大。「畢竟有一部手機或者一台電腦就夠了,能連上網就行。」

那時候,王菲的心態還是比較樂觀,甚至覺得有點慶幸。畢竟,餐飲、旅遊、休閒娛樂等線下實體行業遭受重創的新聞鋪天蓋地,「我們和它們相比好的一點就是,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還可以接單。」

對於做假髮套的跨境電商來說,從春節到5月份之前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的旺季。

春季是一年之中用戶需求量最高的季節,因為這個時候氣溫比較適宜戴假髮,不會太熱;而到了夏天,天氣變熱,帶假髮會難受。王菲稱,相比春季,夏季的訂單量會下降超過30%。秋天過後,單量又會增加一些,不過「秋天時間太短。」

春天之所以是假髮套外貿電商的旺季,在王菲看來,還有一個原因——春季也是客戶手裡最有錢的時候。假髮套相對而言單價較高。王菲他們出口的假髮質量差的售價也要50美金左右,質量中等的約150美金。即便是對於收入較高的美國人而言,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春季還是美國人的退稅季,政府會返還給納稅人一筆稅金。「那些從來不攢錢的人突然收到了天上掉下來的一筆錢」,因此,有錢了的客戶就會更加捨得消費。

所以在2月份,王菲最大的壓力不是沒有訂單,而是缺貨。

疫情之下,國內防控措施嚴格,物流運輸速度變慢,向海外發貨變得困難,很多訂單只能依賴之前在海外倉的備貨完成。但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海外倉的備貨都不齊全。

「你們還行嗎?」、「我付款了你們能不能發貨?」、「物流什麼時候正常?」,2月份時,王菲每天都疲於應對客戶的這些詢問。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有些用戶對於中國發過去的快遞也心存恐懼,擔心有病毒,不敢接快遞袋。

為了打消客戶的疑慮,王菲提到,業內人士還編制了一套對應的話術模板,告訴客戶雖然中國有疫情,但自己沒有在疫區,而且訂單都會在消毒後才發出。

雖然和往年相比訂單減少了1/3,但是沒有人放棄。「當時大家都堅信疫情總會過去,甚至是很快過去」,王菲稱,當時確實也有一些客戶取消訂單,但那是因為一些工廠不能開工,庫存不足,甚至「會主動請求客戶取消訂單」。

進入3月,隨著國內疫情好轉,企業復工增多,國際物流開始恢復,物流問題開始得到了一定緩解,雖然工廠還不能大規模生產,但倉庫的庫存終於可以發出去了。

延伸閱讀:第127屆廣交會6月中下旬網上舉辦 | 加速傳統企業轉型 | 酒店業等最受影響 |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

然而,就在問題剛剛有緩解態勢的時候,歐美疫情開始爆發。形勢急轉之下,這一次又是物流撂了挑子——國際物流服務開始減少,而且價格上漲,「3月中旬國外疫情日益嚴重的時候價格每天漲一次」。

更大的打擊來自亞馬遜。

3月17日,王菲收到了亞馬遜的通知——要求賣家優先處理接收生活必需品、醫療用品以及其它有較高需求的商品進入運營中心;對於非上述品類的商品,將暫時停止創建運營中心的入庫申請,這項入庫限制將持續至4月5日。

此後的3月22日,亞馬遜直接暫停了意大利和法國站點接受消費者對非必需品的FBA(亞馬遜自配送)訂單。

疫情下的外貿人:全場被打 仍想留在牌桌上

3月27日,亞馬遜又發布一則消息,稱其美國站FBA商品入倉流程中,必需商品的優先處理政策在4月5日後仍然適用,並表示由於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亞馬遜運營中心無法確定完全恢復運營的確切日期,「與此同時我們正在將更多商品加入必需品名單。」

這些政策意味著,類似於假髮套這樣商品無法在亞馬遜入庫,即便能入庫,在一些國家也無法賣出去。

而相比這些問題,更讓王菲擔憂的是,疫情會導致很多客戶收入大大減少,假髮這種需求也就斷了。

「很多美國人的習慣是有10美金就要花20美金」,這種超前消費習慣遇上疫情就可能馬上面臨失業、收入下降甚至資金鍊斷裂的危機。

近期,王菲的一位同事接到了一個訂單糾紛,客戶稱沒有收到商品,要求馬上退款,並威脅稱,如果不馬上退款就寫差評。針對這個情況,她的同事去查了物流信息,發現客戶已經簽收,且收件地址和收件人姓名都是正確的。

結果,第二天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那位客戶突然留言說,「其實我收到貨了,就是想騙你(謊稱)沒收到」。對方承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得到一些退款,然後可以拿錢去買食物。

在這種情況下,王菲他們的訂單數量比1、2月份出現了大幅下降,降幅差不多2/3,「本來日常有50個訂單,現在一天能出20個就很棒了。」

面對慘淡的形勢,王菲也開始閒了下來。她打算整理思路,思考一下店舖的運營策略。對於未來她還是樂觀的,「現在雖然訂單很少,但是疫情過去大家還會消費的。」

繼續留在牌桌上

歐美跨境電商遭受打擊的時候,東南亞外貿賣家也在逆境求生。

在糾結許久之後,陳美欣咬牙退了剛租來的大倉庫。在做東南亞跨境電商的這幾年,她的利潤還不錯。2020春節前剛換了辦公室和大倉庫她,準備大干一場,沒想到卻被一場疫情推到了懸崖邊。

陳美欣主營的商品是玩具,在東南亞甚至全球市場,中國玩具都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但現在,她的銷量卻跌入了谷底。

春節後的一個多月裡,陳美欣沒有開工,收入為0。不過,那時候她的壓力還沒有很大。

陳美欣曾經判斷,東南亞氣溫高,年輕人口比重大,疫情可能不會那麼嚴重。「本來根據我的判斷,東南亞市場5-6月份會慢慢恢復,然後9-10月份就會直接進入旺季」。

但她現在看來,似乎所有的節點都要往後延遲3個月,加上明年春節的影響,至少需要12-15個月訂單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現實很殘酷,從3月中旬起,東南亞疫情開始爆發。3月12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宣布封城一個月,菲律賓選擇先行一步,成為東南亞第一個「封城」的國家。此後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也紛紛宣布封鎖令,限制人員流動,進入全面隔離模式。

疫情下的外貿人:全場被打 仍想留在牌桌上

亞洲部分國家疫情數據(截至4月4日晚22點),來自《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

對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是陳美欣最主要的三個客戶來源地,占到其收入和利潤的80%以上。疫情、封城讓這些國家的訂單量直線下降,只有去年同期的16%左右,而且形勢可能變得更加嚴峻。「菲律賓的訂單已經不能發了,馬來西亞估計也很懸。」

除了訂單量減少,其它問題也接踵而來。陳美欣稱,現在有了訂單也不敢發貨,因為怕被用戶拒收退回,「今年Lazada(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台之一)出了新的退貨政策,退貨運費貴得嚇人。」

因此,未來兩個月收入銳減幾乎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如何保證現金流成為頭等大事,一旦現金流斷了,公司面臨的就是直接倒閉。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陳美欣做夢都在核算成本、人工、雜費、採購成本。

為了自救,她決定退了大倉庫並給團隊降薪30%,「為了繼續能留在牌桌上,能節省一筆就節省一筆。」

沒有訂單,競爭卻在增加。由於歐美疫情加劇,一些原本重點聚焦亞馬遜的商家開始轉戰東南亞。

為了應對競爭,陳美欣也決定改變粗曠的經營方式,開始精細化管理,比如,以前所有國家站點都是英文的,現在他們開始針對性地處理成當地語言。

不過對於東南亞市場,陳美欣一直做著最壞的打算——如果東南亞全部封國,他們在Lazada、Shopee上的店鋪全部開啟假期模式。

外貿生意不好,面對倉庫裡堆著十幾萬的存貨,陳美欣開始嘗試國內市場,嘗試多個方向,「團隊能活一天是一天。」

最近,陳美欣公司在拼多多上申請了賬號,準備試一下水。原本拼多多被他們當作業務的衍生,但現在卻可能變成主力店鋪,這讓陳美欣覺得無奈。

原以為有東南亞電商經驗,在拼多多開店也不難,實際運作起來她才發現,拼多多和Lazada、Shopee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她們的產品在拼多多有的競爭太激烈,有的又太過小眾。

短視頻和直播也是她最近思考的方向。陳美欣認為,從國內抖音的發展趨勢來看,TikTok很有可能會成為東南亞電商的流量入口,現在已經有點苗頭了。

對於直播電商,她覺得也很感興趣,尤其是李佳琦、薇婭在淘寶直播風生水起給了她信心。所以,最近她也召集員工開始討論如何做直播,「我們公司有個小姑娘,說是去看直播做調研,半小時就花了三百多。」

剎不住車

無論是假髮還是玩具,在遭遇疫情時,都能迅速地做出應變,降低損失,但對於大宗商品來說,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和普通的外貿公司不同,李東河所在的公司是中國一家大型製造企業。

作為汽車供應鏈的上游廠商,他們公司一方面從海外進口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將製造的成品銷售給海外汽車零部件公司。可以說,這次疫情,讓他們受到了雙重的打擊。

在疫情之下,全球汽車行業備受打擊。3月底,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將下滑29%,中國市場銷量下降15%,短期內不可恢復。

由於需求量減少,加上疫情的影響,汽車公司紛紛減產,導致上游汽車零部件訂單下滑。

因此,李東河公司的出貨量和價格都開始下降。「目前對外銷售的產品價格一噸下降了10%左右」,李東河提到,即便如此,從年初到現在出貨量還是下滑了1/3。

雖然貨賣不出去,但進口原料的價格卻沒有降。受貨運時效的限制,大宗原料的進口和一般商品不同,其合同簽訂都需要提前至少三個月,因此,即便是疫情到來,公司也難以很快剎車,還要按照當初訂購的價格和數量來付款。

「現在市面上原料進口的價格一噸是800元,而當初簽訂的價格是一噸1200元」,李東河稱,這相當於成本比現在的市價高了50%,但合同已經簽了,不可能毀約,畢竟,「市面的供應商就那麼多,除非以後不再做這個生意了。」

讓他們雪上加霜的是,進出口的物流成本還提高了。

在以前,進口的海運成本並不高,因為很多輪船出口的時候是滿載,而進口的時候通常空載,但是空載的輪船在遠洋上很危險,容易發生傾覆的危險,因此,輪船方願意以低價運費接回國的訂單,有時候他們願意倒貼錢,這相當於買貨物來壓倉。

但現在,由於海運貨量明顯減少,來回的船隻數量也大幅度減少,海運的價格也就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時效無法保證。以前正常情況下14天的目的港免櫃期可以解決清關,現在國外至少需要21-28天。

同樣,空運的價格也變得非常昂貴。從3月中旬起,國際航班開始加強管控,嚴格控制每家航空公司在每條航線上的航班量。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空運價格比以前價格貴了2-3倍。

即便如此,公司也不敢完全停掉進口——一旦疫情好轉,再想進口就要再等三個月才能收到貨。

由於國外疫情嚴重,運輸受到影響,因此李東河所在的公司也開始拓展國內的客戶,對接逐漸復工的國內汽車產業鏈。但是情況依然不是很樂觀,因為市場上不止他們一家在這樣做,而且「下游客戶也知道產品價格一直在下降,在控制購買需求」。

當所有人都在拼命出貨降庫存,囚徒困境就產生了——大家都知道競爭其實沒用,因為需求就那麼多,降價出貨量也並沒有增加多少,不過「誰也不敢不降價,否則有可能被擠出市場。」

主業在虧損的時候,李東河在的這家公司卻陰差陽錯地發了一筆防疫物資的財。最近他們在美國的一個合作方急需口罩等防疫物資,委託他們從中國進口口罩。最終,他們在國內找到了十萬個N95口罩,數百套額溫槍以及一些防護服,發貨出去,也算是小賺了一筆。

「最近也只有防疫物資的出口還能賺到錢」,李東河感慨說,不過「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文中王菲、陳美欣、李東河為化名)

編按: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全天候科技」,作者 張吉龍。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