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國內齊心協力,共同抗疫,自武漢1月23日封城以來,已接近兩個月時間。截至3月21日,全國累計確診81,498例(含港澳台),累計治愈72,244例,累計死亡3,261例,現有確診5,549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314例,當日新增確診46例(含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5例),實現了多個省份的0新增。可以說中國境內取得了很好的抗疫效果,後續繼續嚴防輸入性病例,做好新增病例的軌跡跟踪,密切接觸人群的檢測和隔離,隨著時間過去,期待疫情消退。
然而國外疫情呈現失控態勢,新冠病毒開始在歐美國家爆發,從一開始的佛係處置政策,到目前的封城封國、檢測、跟踪、隔離、治療、國際援助,歐美國家雖然和我國體制和文化習俗不同,但到瞭如今,抗疫的決心是相同的。本文通過回顧國內的數據、時間點、措施,比較海外國家的數據和措施情況,看看海外每日新增人數是否有可能在兩週左右見高點。


01 隔離是對病毒最好的遏製手段
1.1 武漢1月23日封城後,歷時19天, 2月12日全國當日新增數據見高點
■ 根據2019年12月30日官方通報,12月12日武漢首例肺炎患者發病,12月31日發現病例27人,1月14日開始泰國、日本先後出現病例,有武漢出行史,湖北疾控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開始大規模病原學檢測。廣東、北京先後出現確診病例,病毒隨春運有疑似出現大規模傳播跡象,1月23日,武漢封城;全國各地倡議不拜年不出門,1月27日開始全國范圍內嚴控。
從時間點來看,從首例病人12月12日發現,到1月1日至16日兩週多時間醞釀,1月23日開始採取嚴格管理措施,總共歷時40天,湖北省內因為出現集中感染病例數較多,醫療資源擠兌,診斷、收治均需要時間。火神山、雷神山等定點醫院起到了很好的治療作用,方艙醫院起隔離作用,減少家庭內人群的交叉感染。全國4.2萬醫護人員的資源,大大緩解當地的壓力。因為湖北省的集中爆發,因此從1月23日開始封城,歷時19天,新增數據見高點,之後持續走低。
1.2 國內非湖北地區,1月27日全國嚴控開始,歷時7天,2月3日當日新增數據見高點
■ 全國其他地區從1月24日開始警惕,1月27日開始嚴控,發現病例多數與湖北旅行史相關,治療和隔離措施及時,因此7天見新增高點,從採取措施開始可以算10天見新增高點。考慮到病毒的平均發病期7天,最長潛伏期14天,湖北省外和湖北省數據和這個均匹配。對於人類首次發生的病毒種類,傳播速度較快的病毒,隔離措施依然是最有效的遏製手段。同時,豐富的醫療資源,及時的救治,發熱門診的及時篩查,密切接觸人群的隔離都是控制病毒擴散的有效手段。

02 歐美疫情失控,各國措施趨嚴
2.1 亞洲國家最先蔓延,防控效果顯著
■ 截至2020年3月21日,全球累計確診307,404例,當日新增確診31,441例。

■ 韓國嚴控開始,8天見當日新增數據高點,疫情得到控制。2月21日,韓國政府宣布封鎖大邱與慶尚北道清道郡。23日關閉學校,2月26日通過「新冠肺炎三法」,同時大規模檢測、排查、隔離。新增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到2月29日見新增高點,之後新增數據持續回落,目前累計確診8,898人。疫情得到控制。從開始封鎖到見新增數據高點,歷時8天。

■ 新加坡、日本當日新增數據出現下降,還未形成趨勢。新加坡和日本沒有採取嚴格的控制出行措施,針對發熱病人診斷、治療、排查。截至3月21日,新加坡累計確診432人,當日新增47人;日本累計確診1,767人,當日新增39人,數據還有可能反复。但整體數據不高,可控。


2.2 歐美國家開始蔓延,均開始嚴控
■ 意大利在歐洲最先爆發,3月9日開始封鎖,12天過去,新增數據還在增加。1月23日前後,意大利發現新冠病毒感染患者,2月22日,發布應對疫情的緊急措施,將北部12座城鎮封鎖,但因生活習慣不同且民眾並不害怕,因此在城內活動還較多。3月9日開始全國封鎖,且民眾不能隨意出入城市,封鎖等級提升。從發現病例到全國封鎖,經歷44天,意大利已經出現醫療資源擠兌,情況類似武漢,有存量患者有待確診、現有患者收治不足的情況,因此需要時間去化存量病人。
參考武漢經驗,考慮1-2週的去存量患者過程,和一周左右的控制病毒傳染時間,同時考慮意大利醫療資源的支援可能不足,我們預計意大利從嚴格封鎖開始,需要26天左右才能見高點,比武漢多一周。因此未來的一周,每日新增人數還可能攀升,意大利可能還需兩週左右見新增高點。

■ 歐洲其他國家也出現流行,各國管控嚴格,新增數量還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出現減小趨勢。截至3月21日,西班牙累計確診25,496人,當日新增3,803人,環比繼續上升;德國累計確診22,426人,當日新增2,578人,環比稍有放緩,數據還可能反复;法國累計確診14,459人,其中當日新增1,837人,新增人數總體還在增加;英國累計確診5,060人,當日新增1,045人,環比增加45.5%。目前歐洲各國措施均較為嚴厲。
延伸閱讀:香港確診人數累計518宗!單日增65宗確診創新高!最少4宗英美回港確診者現失去嗅覺、味覺徵狀!確診大廈、599C檢疫大廈名單、確診個案病人曾乘坐航班資料(不斷更新)
延伸閱讀:美國新冠確診數全球最多 失業救濟金申領人數破新高 鮑威爾承認美國經濟或已陷入衰退
西班牙,2月1日首例確診,3月14日全國范圍內實行封閉措施,歷時43天,目前封鎖7天,西班牙是歐洲除意大利外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數據可能還會增加,在不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的情況下,有可能7-10天后見新增數據高點。

德國,1月份開始準備檢測和診斷產品,並且醫保報銷。1月28日首例確診,醫療資源的準備充分,安排專門的門診、ICU、呼吸機、防護服等用品,防止交叉感染。3月14日開始宣布禁止50人以上聚會,關閉電影院、酒吧等場所。3月16日關閉邊境。關閉後,目前6天,新增確診數趨於平穩,參考我們湖北省外情況,考慮醫療資源豐富,很有可能一周內見高點,甚至更快,德國是目前歐洲國家控制的較好的國家,但仍不可放鬆。

法國,首例確診1月25日,2月29日限制公共集會,但不夠嚴格;3月2日關閉學校;3月15日減少長途交通運輸;3月17日開始,禁止居民不必要外出,關閉申根區和歐盟邊境,採取嚴厲措施。目前封鎖5天,當日新增人數趨緩,法國啟用軍隊醫療資源,在不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的情況下,參考國內湖北省外情況,我們預計兩週左右可見新增人數高點。

英國,3月3日,首次發布英國針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國家防疫政策和措施:如果疫情繼續發展,一些學校可能會受到影響而關閉;禁止舉行人員密集的大型活動;鼓勵人員在家辦公;公立醫院將召回新近退休的醫護人員以補充短缺人力;一些慢性患者可能將延遲就醫。3月16日要求減少聚會;3月17日宣布財政一攬子救助方案。3月20日開始宣布關閉學校。同時未來可能實施「戰爭時代式」的總動員計劃,新措施包括讓老年人和高風險群體自我隔離長達四個月。英國剛開始封鎖,在整體疫情還不嚴重的情況下,提早封鎖,同時準備好醫療資源,預計可能在未來兩週見高點。

■ 整體來說,歐洲國家除意大利最嚴重外,其他國家都可控。尤其是現在全線採取了很嚴厲的管控措施,在未來的7-14天,可能陸續見到每日新增數據的高點。

■ 美國開始大範圍診斷,新增數據還在持續攀升,開始出現封城。美國1月21日出現第一例病例,之前檢測不足,確診數據偏低,目前下放檢測權限,增加檢測量和速度,新增人數持續攀升,目前顯示的還是存量病人,數據還有可能攀升一段時間。
美國2月29日對伊朗實施旅行限制;3月13日暫停和歐洲國家的旅行來往;3月16日開始對英國和愛爾蘭限制,學校關閉三週,舊金山宣布封城,鼓勵在家辦公。人群的流動大幅減少在16日開始。考慮到美國此前檢測不充分,有不少存量患者需要不斷的檢測。美國醫療資源較豐富,且分級診療,考慮一周去存量,兩週控制,預計可能在未來兩週左右見到當日新增數據的高點。
03 全球或在兩週見到當日新增病例高點
3.1 比較新冠肺炎病毒和SARS、墨西哥甲流、美國流感死亡率
■ 目前來看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強,在醫療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死亡率可控。2003年SARS,全球感染8,096人,死亡774人,死亡率9.56%;中國感染5,327人,死亡349人,死亡率6.6%。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2009年3月開始流行,截至7月數據統計完善,確診94,000人,死亡429人,死亡率0.46%;2014-2016,非洲流行的埃博拉病毒,死亡率39.6% 。本次新冠肺炎病毒湖北省4.64%,全國非湖北省0.85%,湖北省集中感染,醫療資源擠兌,因此可能很多交叉感染病例,同時合併了其他的疾病,死亡率會高於正常值,在醫療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全國非湖北省份的數據更具有參考性。

3.2 比較各國目前感染率情況,同樣時間下,應對越快,感染率將越低
■ 本次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強,引起了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全球爆發。通常來說,傳染性很強的病毒,致死率會低一些。預計未來的一周,歐美國家的新增確診人數還會持續攀升。如果各國可以堅持嚴格防控措施,力度夠強,預計兩週左右可以看到當日新增人數高點。

3.3 從新增數據見高點至病毒消失可能需要3-4個月時間,對於經濟、各行業的影響還需綜合考慮
■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到目前兩個月時間,多地出現零新增,疫情得到遏制。後續控制好輸入病例,施行診斷、隔離、跟踪等有效措施下,當出現連續14天沒有新增病例,才能確認病毒消失,因此可能還需要1-2個月,即從高點下來2-3個月時間。目前歐洲和美國還沒見新增高點,假設未來兩週見新增高點,到病毒消失可能還需要3個月左右,因此對經濟活動和服務業都有一定的影響,需要綜合考慮。
■ 以上是我們的分析和推斷,最終結果和各國防控力度、醫療條件等相關,防控越好,新增數據一開始增長越快,可能更容易到高點;相反,如果防控力度不足,那可能是一場大災難。
風險提示:各國疫情防控不及預期風險。
江琦:中泰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所長助理,十年醫藥行業研究和投資經驗,領導8人醫藥研究團隊;曾任中投證券、海通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中歐基金投資經理職務。
編按: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李迅雷金融與投資」(ID:lixunlei0722),作者 中泰醫藥江琦團隊。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