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留下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就是如何改善長期在股市投資的績效,除了每年或每月做好投資表現記錄之外,注碼分配、估值功力,以及買賣時機的掌握,都會影響投資表現。但上述的各個層面,都屬於「投資技巧」,不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全部需要驗經累積,才能趨向成熟。然而,心態調整卻是個人能力範圍內較易改變的,只是取決投資者有否改變的決心。

7種致命的投資信念

筆者曾在2009年讀過一本名為《索羅斯與巴菲特的投資習慣》的投資書籍,這其實是譯本,原著名為《The Winning Investment Habits of Warren Buffett & George Soros》,早於2006年8月出版,作者是一位澳洲人馬克‧泰爾 (MarkTier),書中寫到7種致命的投資信念,以及23個制勝投資習慣,認為對於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心態很有幫助。

書中寫的其中一種致命投資信念,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或許我們受到一個投資定律的根深蒂固影響,那是「高回報,高風險」(high return, high risk),意思是當投資者要取得高回報,就要有承受高風險的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投資入門!想靠投資創富:一個不可缺少的習慣 | 聶Sir學堂

儲蓄與投資的比較

不少投資教課書會用上的例子,就是儲蓄與投資的比較,當我們存錢入銀行,由於我們毋須承受價格波動的風險,在銀行不會倒閉 (沒有違約風險) 的前設下,存款者是肯定可以取回本金,視為「零風險」,所以銀行只會給予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 的存戶極低的利率回報。

倘若存戶願意承受流動性風險,即較長的存款期,那就是定期存款 (fixed deposit),我認為更貼切是稱為Time deposit,皆因存戶願意被鎖定的時間 (年期)越長,相應取得的利率回報就越高。銀行存款視為一種零風險投資 (risk-free investment),基於沒有違約風險 (default risk) 的前設,所以由國家或城市政府發行的債券,只要該國家或城市的主權評級是A或以上,我們買入這等債券,同樣視為零風險投資。

債券就是保本的投資工具

債券有二手市場報價,所以價格是會變化的,但在不違約的前設下,無論到期前債券價格低於面值有多遠,到期時投資者仍可取回面值,所以只要以面值或以下的價格進場,債券就是保本的投資工具。但其他的投資工具,卻不存在這種保本的特性,投資者要承受價格波幅的風險,投資教課書將「風險」定義為價格的波幅性,即波幅性越大,風險越高,按此邏輯便衍生上述「高回報,高風險」的觀點。然而,要取得高回報,未必要承受高風險,到底是怎樣辦到呢?下週待續。

延伸閱讀:【龔成教室】10個投資者 9個未做到 股票買入與止蝕技巧

聶sir 圖片:聶sir提供
聶Sir認為要取得高回報,未必要承受高風險。圖片:聶Sir提供

作者簡介:聶振邦( 人稱「聶Sir」)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現為富途證券分析師,超過十七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專欄簡介:「聶Sir學堂」會以教學為向導,從投資心態和投資技巧出發,旨在提升讀者的投資心理質素,同時藉著對不同投資工具的操作解講,擴闊大家的投資視野,成為獨當一面的投資高手。

編按: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