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衝擊的到來,讓我們突然發現,原來許多東西,都不是想像的那麼堅固。這場疫情,既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所有企業抗風險能力的檢驗,更讓所有國民開始重新思考健康與財富的關係。

疫情終會過去,中國必然會發生一些變化。

01 不再瘋狂負債,現金流第一重要

這是一場關於現金流的社會大考。

疫情當前,我們突然發現,許多所謂的大企業原來是如此不堪一擊,如多人的「家底」原來撐不過兩三個月,許多有房一族迅速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

過去20多年,我們習慣了瘋狂加槓桿。

拼命負債,拼命借貸,拼命湊齊六個錢包、借上20年30年的按揭貸款去買房,那些越是激進的、越是瘋狂的,越是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的居民槓桿率,從2008年的19%已經攀升到2019年的60%以上。

換句話說,2008年,全體國民的總負債還只有GDP的19%,如今已經高達GDP的60%,而近幾年居民新增淨儲蓄為負。

疫情之後,中國必將發生的6個變化

要知道,2008年中國的GDP還只有32萬億,如今已經攀升到100萬億,居民總債務從當初的6萬多億,躍升到如今的50多萬億。

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個月的房貸已經佔了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加上消費貸、經營貸,只要一兩個月「斷糧」,恐怕就無法支撐下去。

要知道,在經濟上升時期,面對經濟高速增長和通貨膨脹,加桿桿無疑是正確的選擇,貸款能貸多長就多長,這是理性的體現。

然而,當經濟從上行進行新常態,當不確定性越來越強,意外事件衝擊越來越頻仍的背景下,加槓桿式的豪賭早已不合時宜,現金流已經變得第一重要。

02 城市治理能力、醫療實力,比GDP更重要

以前,我們衡量一個城市的實力,基本都是以GDP論英雄。

無論是「一線城市」之爭,還是一些機構炮製出的「新一線城市」的概念,都是在玩GDP的概念。

在疫情面前,這些概念是那麼不堪一擊。

在《疫情重塑城市競爭力》一文中,凱風君說過一個觀點:一定要去「醫療發達」且「法治文明」的城市。

這背後的道理很簡單,醫療發達的城市,能讓你在陷入困厄時獲得更多救治的可能。我們不難看到,一些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中小城市,在疫情衝擊面前是多麼的無助。

疫情之後,中國必將發生的6個變化

 然而,醫療發達不是一切。

縱然如武漢這樣的醫療強市,無論是床位數、醫生數還是三甲醫院數,都堪稱中部第一,但也很難應付疫情擴散之後的醫療資源大擠兌。

再強的醫療資源在已經失控的局面上都無濟於事。所以,法治文明,或者說治理能力,就成為關鍵。

一個法治相對發達的城市,一個擁有強大治理能力的地方,才能真正讓你避免陷入困厄之中。

03 人們會加速奔向大城市

很多人說,這次疫情過後,必須反思大城市化的發展思路,中小城市可能會成為許多人新的選擇。

這種說法潛藏的邏輯是:武漢疫情擴散,是大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如果不是發生在千萬級人口的超級大都市,這場疫情不會有這麼嚴重,成本也不會如此高昂。

這句話對了一半,疫情發生在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自然比只有幾千人上萬人的小鎮更加嚴重,封城帶來的社會成本更為高昂。

但這種說法卻有意無意忽視了問題背後的真實根源:這是大城市帶來的問題?還是治理失範、應對混亂的問題?

相反,經過這次疫情之後,人們會加速奔向大城市。

且不說大城市化作為經濟社會規律和城鎮化的必然選擇而存在,在集聚效應和規模經濟面前,我們也不會輕易改變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思路。

即便拋開中小城市天然存在的產業結構單一、圈子文化突出、基礎設施不足、城市生活不夠多樣化等天然短板,中小城市也不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好選擇。

一些中小城市,不僅三甲醫院匱乏、醫務人員匱乏,連輿論關注和應急能力都匱乏。留守在大城市,或者去了別的大城市,至少都還有希望。

那麼,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設,是否能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要明白,任何加大建設都是有前提的:是否有足夠的人口支撐,是否有足夠的財政支持,是否有足夠的回報空間?

大城市為什麼地鐵密布、醫院林立?

這背後並不是單純的發展模式的問題,是人口聚集和產業聚集帶來的規模效應,只有規模才是經濟的,只有大量人口才能攤薄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只有足夠充分多元的產業,才能給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無論是就理想還是現實,大城市仍舊是許多人的選擇。

04 養老教育醫療,不能再是「三駕馬車」

這次疫情,會讓我們重新審視養老、教育、醫療的地位。

過去一段時間,許多人將養老、教育、醫療,當成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認為隨著老齡化、中產社會、健康中國等趨勢的到來,這三個領域的剛性需求必將大規模爆發,從而成為拉動經濟的新支柱。

還有好事者認為,養老、教育、醫療,將會是房地產之後新的支柱產業。

為此,一些地方把養老推給了社會,將教育、醫療投向了產業化、資本化的懷抱,不僅讓「三駕馬車」成了三座大山,而且忽視了自己的根本責任。

這場疫情,讓人們明白,醫療是基礎責任中的基礎責任,政府必須兜底,不能簡單讓渡於社會和資本。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療財政支出1.57萬億,佔財政支出的7%左右,佔當年全國GDP的比重為1.7%。

疫情之後,中國必將發生的6個變化

因此,無論加強國家層面的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建設,還是補足地方層面的醫療資源建設短板,抑或繼續擴大醫療領域的財政支出、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水平,都是當務之急。

05 買房務必更加謹慎

這場疫情,不僅讓人意識到城市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家的重要性。

家,絕不等於簡單的房子,而是由地段、環境乃至小區治理相匹配的一套體系。

這場疫情,讓許多中小開發商的現金流危機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許多偏遠「三無」小區(無地鐵、無商場、無醫療配套)的問題顯現出來,更將許多小區的治理短板徹底暴露出來。

意外衝擊面前,那些沒有足夠現金流的中小開發商,以及那些高負債高槓桿的大型開發商,爛尾風險急速上升。

偏遠小區,且不說升值空間,沒有公共配套,就沒有一切。周邊沒有一家三甲醫院,沒有一個大商場,在全面管控面前,只剩下窮於應付的局面。

而小區治理更重要,有沒有業委會,物業是否形同虛設,是否只是收錢的工具,是不是僭越業主成了所謂的「管理者」,這次疫情相當於試金石。

所以,一如《2020年開始,千萬不要亂買房子》所說的,買房務必更加謹慎。

無論是基於現金流的需要,還是基於長遠投資的需要,抑或基於居住安全的需要,也不是每一個地方、每一類房子、每一個開發商都值得買。

06 生活會被改變多少?

這場疫情,短暫地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生命無常,健康第一。這句平時許多人不屑一顧的心靈雞湯,在現實面前變得無比堅挺。對身體和健康的「投資」,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善待同胞,善待鄰里。今天遭遇意外的是武漢人和湖北人,明天可能就是包括你我在內的所有人。善待同胞,就是善待自己。

意外衝擊頻仍,必須未雨綢繆。這幾年,黑天鵝事件高發,許多過去以為不會再發生的事情突然就發生了,許多現在以為不會到來的事情突然就來了。

我們不僅要有身體上的免疫力,也要有現金流上的免疫力,更要有思想上的免疫力。

編按: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凱風。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