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歷史上大型疾病或天災都對股市只帶來短暫影響,對於長線基本面沒有太大影響,但是事件對小投資者及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影響不同。機構投資者由於基金章程或現金比重限制不會隨意買入或沽出股票,股票的轉手率亦較低,資金量龐大導致轉倉不易,因此投資時間以年為單位。

然而小資者的資金較小,靈活度較機構大,因此在逆境時可以稍為降低股票持倉,控制風險。我們無必要時時刻刻都全程投資股市,對於小投資者,我的建議是若資金不會為自己生活帶來太大壓力,可以把握機會趁低吸納科技、物管、教育、消費、內險等各大龍頭。若資金較為緊張,建議先趁反彈機會稍為套現現金,畢竟2020年保住工作是最主要的目標。

長遠對恒指表現仍然樂觀 

長線來看,我對恒指表現仍然樂觀,因為今年5月恒指公司將對恒指成份股的改革作出諮詢總結,這將大大改變港股的市場結構及生態,有助提升港股整體估值,吸引增量資金。

今次的疫情改變居民消費習慣,改變投資者投資的思維,線上消費、生物科技CRO龍頭、物管、教育、軟件、手遊等板塊跑出。例如之前估值一直高企的物管股繼續創新高,封城下小區管理較為重要,這為物管公司帶來可觀的社區增值服務。在當前的環境下,管理面積愈多、管理樓盤愈多的公司最能受惠,包括碧桂園服務、雅生活、保利物業等。

雖然新城悅及佳兆業物管的股價表現也較為理想,我認為主要是流通性較差所致。她們有一大部分收入來自非業主增值服務,這方面與母公司的賣樓步伐一致,與房地產周期相關,目前房地產銷售完全停止將對這塊業務帶來壓力。

企業復工考驗地區政府執行力

全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數目暫時在2月4日到達峰值,第一波的高峰相信已經出現。由於全國有部分企業在2月10日開始復工,在口罩缺乏的情況下將考驗地區政府的執行力。阿里及騰訊等都推遲復工日期,而上海、北京、重慶及深圳四大城市實施小區管理,變相「封城」,可見內地實際的疫情有機會較表面上更嚴峻。

第一季GDP增長已無期望,消費(C)及淨出口(X-M)分別在疫情及貿易戰打擊下失速,線上消費暫時未成氣候,截至2019年內地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只有20.7%,未能夠抵銷線下消費的損失。餘下私人投資(I)及政府開支(G)去支撐經濟增長,但工業企業近乎停業一個月,相信最後支持GDP增長的方法只有通過基建投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減免增值稅等財政政策。人行本月初降低逆回購利率,相信為今個月的MFP及LPR利率打開下降的窗口。

相關文章  中泰國際顏招駿:強勢板塊已經跑出 

顏招駿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