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完成了首階段協議,內容包括中國增購美國農產品,「關稅」停戰、美方停止12月中向中國貨,改善美國企業在中國金融服務市場准入等。然而,中美雙方仍然有很多問題未解決。美國喬治亞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Penelope B. Prime就在評論網站The Conversation撰寫文章,題為《中美貿易協議:三大未解決的基本事項》( US-China trade deal: 3 fundamental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闡述中美貿易的三大基本問題。

全文如下:

中美雙方持續的中美貿易戰中,完成了所謂的首階段協議。儘管沒有公佈太多內容,但協議基本上包括美國取消12月15日將徵向中國貨品徵收的新一輪關稅,以及減低既有的稅項,以換取中國購買美國的農產品。

是好消息嗎?是不是貿易戰的完結?還是不要包太大希望。儘管兩國的商業領袖暫時鬆一口氣,但潛在的緊張關係不容易消失。作為一位深入了解美中關係的經濟學家,我相信一些基本的事項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

分階段解決

關稅以及其他貿易事項,在貿易戰中最受關注,但當中最基本-以及更加複雜的-就是有關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中國的經濟政策。

美國因為中國使用有關的工具發展經濟而感到不高興,以美國的觀點,中國亦幫助一些公司不公平地競爭。而特朗普政府在貿易中的多方要求,亦挑戰中國視之為正常的商業及政策慣例。

中國領導人不能被中國百姓認為是向美國屈服,而特朗普在連任之前,亦希望展示向中國的強硬態度,以至雙方的談判十分敏感。

因此中國及美國的談判代表,至今參與談判已經接近兩年,均決定要分階段來達成協議。

首階段雙方集中在貿易平衡以及關稅上,第二階段將展望可以處理更深層次的知識產權執行,以及中國的經濟改革問題。

鑑於談判至今曠日持久卻成效不彰,自然會令人問一句,為何這些議題這麼難以解決?我認為中美雙方基本上在三方面難以持到共同點,而首階段協議亦難以解決。

政府補貼

首先,中國經濟成功有賴市場競爭結合政府主導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國的領導人認為經濟需要創新,因此提供了獎勵的誘因以及目標,讓公司及研究院創新及申領專利,也因此令專利申請的數目飊升。

大批政府的補貼用了以上的方法,去直接或間接資助私人或國營投資。

美國也有類似的政策但規模不同,也因此被之為不公平貿易。

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政府要求中國改變發展的模式,以換取美方去除有關的關稅並不合理。

保護知識產權

要求中國採取更加行動去保護新科技的知識產權,也是另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中美兩國面對的挑戰,均可以透過改善科技來應對,但由於中國在很多的相關領域發長,都愈來愈貼近美國,又或在急速發展,也因此美國正面對巨大的壓力,去要求中國在知識產權上遵守國際慣例。

雖然中國近年在知識產權的保障上是有所改善,有大量證據顯示中國公司在未得到准許及付款的情況下,盜用了西方科技,縱使中國亦接受保護知識產權,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重要條款。

亦有外國公司投訴,為了與中國做生意,被迫分享高科技技術。雖然在技術上而言,這些公司可以退出中國市場,但美方認為有關的做法傷害了中國公司的競爭能力,因為這意味這些公司必須要失去其科技優勢,或失去不能進入中國龐大市場的機會。

但中國的公司在美國在生意,亦沒有受到對等的要求。

軍事上的關注

最終,有關科技的能力,都是與軍事上的關注相關。

很多中國政府急於發展的新科技,有軍事也有民事用途。美國現屆政府已經表明,十分在意中國在軍事上的意途,亦都在考慮各方面的對策。

有關的意圖是由於中國在軍事上的擴充,特別是海軍在亞洲的影響力。部份特朗普政府的僱問甚至認為,中國長遠將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主要軍事力量。

中國的崛起

只要中國公司的競爭力及科技一日落後於美國,中美之間經濟系統的不同,不會構成重大的問題。

然而,當中國在科技上愈來愈進步,與美國的關係就會愈來愈緊張。而當中國經濟發展及中國的公司愈來愈多與美國競爭,中美的關係只會更加惡化。中美對經濟的不同方針,只會產生磨擦。

中國的領導人目前正在權衡輕重,審視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對其未來的影響。中國的答案,將決定他們會對應美國多少的要求。

全文連結:

http://theconversation.com/us-china-trade-deal-3-fundamental-issues-remain-unresolved-12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