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美國政府透過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外交影響力,一方面鞏固以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另一方面確保美國控制著主要石油資源及主要石油運輸通道。石油美元體系確保了美國在國際金融中的老大哥地位。

伊朗作為OPEC三大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美國當然不會放過對其掌控。在2016年,特朗普上台之前,國際油價由之前數年的140美元一桶,下滑至30美元一桶,並且有再次下調的空間。在特朗普上台後,油價再次不斷上升,截至7月17日為69.45美元一桶。為什麼油價又再次上升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後提出中東新戰略,否定前總統奧巴馬時期對伊朗的友善接納政策,改為聯合盟友全面打壓與遏制伊朗。在新措施打壓下,直至今年6月,伊朗原油出口已降至30萬桶/日,甚至更低,加劇全球石油供應短缺局面,這樣國際油價當然會節節上升,開始對全球經濟走向產生影響。全世界關注美國會否對伊朗開戰。

隨了經濟上的打壓,美軍亦控制了伊朗石油運輸的咽喉,派出多艘軍艦前往霍爾木茲海峽。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六月份短短一月內,包括日本油輪等多艘國際油輪,在僅有21海里寬窄的霍爾木茲海峽分別遭不明武器攻擊。美國嚴詞指責伊朗是元兇;伊朗堅決否認。美軍增兵,劍指伊朗美國咬定是伊朗發動水雷攻擊。但指責缺乏證據支持,結論卻受到包括美國盟友日本和歐盟在內的普遍質疑。

吊詭的是,美國作為最大的石油消耗國,居然快成為淨天然氣出口國。約十年前,美國開始大力開採頁岩油(Shale oil),令美國由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搖身變為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特朗普2016一直主張「能源自主」(Energy independence)」,現時距離目標似乎愈來愈近。看來,美國未來將緊緊抓住「石油美元體系」國策,就算犧牲其他國家甚至盟友利益,也不會輕易動搖。

從90年代的「沙漠風暴」至今,可以看到挑戰到石油美元體系的國家,往往就會引發美國的兵戎相見。英國記者菲斯克(Robert Fisk)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指出,伊拉克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所以招致美軍打擊,表面上是因入侵科威特,實際上是因為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石油美元體系。2000年11月,伊拉克央行宣佈以歐元替換美元作為外貿結算貨幣,即石油以歐元計價,並把100億美元外匯改換為歐元,最終惹來美軍顛覆其政權的殺機。

作者: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