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筆者最近參觀了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其上架交易產品約為2400個,累計完成交易2300筆,其中大概百分之七十的產品有進行過交易,看來數據交易的發展,還是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對數據交易所而言,探索出成功的市場化,是持續性的課題。

世上所有企業都會掌握數據、加速AI發展

世界上,基本上所有在進行業務的企業,都會掌握數據,透過累積、加工、管理、利用數據,都能推動創新的商業模式。數據利用也不斷顛覆一些固有的成熟產業,並同時間加速了人工智慧(AI)領域的發展。

市場上的數據集(Dataset)都被利用並作為許多領域進步的基礎字段。 但其數據質量和數據產品形態都出現不少問題,早期不少數據產品的數據來源複雜,有政府公開數據,有企業內部數據,也有網絡爬蟲數據等。這些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相應的數據產品質量不高且難以標準化。數據產品的形態在多年內也進展不大。即便當前已是2024年,但市面上的主流產品依然以數據集、數據包以及數據報告為主,輔以數據服務和數據工具,產品形態相對簡單、溢價空間較低。

數據可被定性為資產?

數據其實早已被討論,如何被定性為資產,是一個會被企業累積,管理,和部署利用在其運作當中的重要資產之一。可是,這資產或不會被認可體現在財務報表中,故此,其經濟價值會隨着時日衰減,並且其衰減速度是不同於任何慣常的在財務報表中的攤銷處理和計算。

數據作為一種經濟資產,在業界上有着會計處理和資產估值上的挑戰,類似於其他無形資產,大多數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客戶關係和數據,通常會與其他資產合併,並且通常不直接貨幣化。

與其他無形資產一起獲得價值如:消費數據

哥倫比亞商學院有金融學教授定義數據作為「觀察到的,並可轉換成數位形式,可以被儲存、傳輸或處理,並從中可以得到知識的」。數據是一種經濟資產,但通常是以副產品的形式存在。原始數據會被轉化為結構化數據(structured data),結構化數據成為知識,並為企業提供信息,以謀商業策略。

數據通常在被企業運用時,會與其他無形資產一起獲得價值,比如客戶的消費數據,可以令消費品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當然,在累積和處理數據的過程當中,企業是有成本發生的。 然而,數據的價值,也要看使用者的。並不是每個企業或個體都能利用數據進行有價值的決策。 相反,數據價值體現在於數據應用,能對企業帶來多少邊際改善,例如顧客的購買頻率增加。

美國數據價值1.25兆美元

有經濟學家試圖評估數據的總價值, 保守估計2018年僅僅是美國的數據價值已經達到1.25兆美元,而數據的價值卻正在急速成長。透過改善企業的營運,數據就能獲得價值,一般來說,數據能透過幾個範疇來改善企業的營運,如企業透過數據來優化其運營,從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提供簡化的物流,從而令企業的利潤提高。 數據亦可以積累市場的力量,即所謂的「贏家通吃」。

數據同時也促進創新,即是創新過程失敗,但依然能產生更多數據。數據可以改善決策並允許更明智的預測關於未來的結果,從而減少了風險。數據不僅僅具有其內在的價值用於商業用途,數據還有作為獨立資產的價值,可以被分開出售,或單獨利用,或與其他資產組合利用。

數據是經濟的副產品、早期數據或被減弱

數據與其他資產一樣,有着生命周期。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會影響其價值。 如上述,由於數據是經濟的副產品,透過數據的不斷積累,也會形成一個循環反饋的格局,其中更多數據意味着更高效率,並提高生產力,進而吸引更多交易。 這反過來又允許業務產生更多數據。

數據的價值體現在其轉變的質量,透過綜合的計算和分析,來獲得知識,更多的數據可以提高生產力,吸引更多的交易,反過來會產生更多數據,透過人力資本的投入,又令到數據更有價值。而隨着新數據的收集,早期數據的相關性可能會減弱,因為其不合時宜,或已被較新的數據取代。

釋放潛在市場有一做法

「數據是新石油」已成為陳腔濫調。但回顧這個有趣的比喻,也可探究有關數據收集和價值的走向。在石油開採的歷史上,由於技術的革新,石油公司成功提取比原本估計更高的石油儲量。依此推斷,人工智慧(AI)可能會出現是巨大的飛躍,因為它允許更高的生產力和更高的回報,從而發掘可能比想像中多的數據儲量 。

數據交易所的市場化,不同持份者正在不斷探索,筆者認為,要理順優化好數據交易的過程,包括要懂得數據價值如何評估,才能釋放數據交易的潛在市場。

更多香港要聞相關內容文章

理財個案|32歲有50萬現金+65萬股票!3年後供斷按揭求部署|龔成教室

港股分析|恒生指數一個條件配合、目標有望上試18,747點|郭思己見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盧銘恩是華坊咨詢評估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Asia PropTech創辦人。產業測量師出身,致力將創新科技帶進房地產業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客席講師,曾獲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頒發之傑出成就青年獎,在多達20個國家超過50場房地產會議中擔任講者,主理亞太區多宗房地產投融及資本市場上市項目。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